首页
Hi,下午好,欢迎来到多果印象!
中国(示意图)
全国站
新农社区 / 圈子 / 广西特产圈
广西特产圈

广西特产圈

特产馆【广西馆】
90
话题 111
广西壮族自治区(壮文:Gvangjsih Bouxcuegh Swcigih),通称广西,简称“桂”,首府南宁,南临北部湾,是中国唯一沿海的自治区。广西得名于岭南西道、广南西路,是岭南文化传承的主要地区之一,又因境内大部分地区属于秦统一岭南设置桂林郡而简称“桂”。岭南在先秦时已存在新石器时代和青铜时代高度文明,是中华文明的发源地之一 。秦汉以后逐渐有北方各民族迁入,如今广西已经成为一个多民族聚居省区。
  • 八渡笋:讲述农品牌自己的故事

    八渡笋:讲述农品牌自己的故事

    八渡笋的历史可以追溯到清朝时期。据程允升《幼学珠玑故事琼林》(地方贡品专著)记载,八渡笋确为重要贡品之一,嘉庆年间宫廷菜谱亦有其名称。从此,历代县志都把八渡笋列上厚重一笔,是久负盛名的美食佳肴。《幼学珠玑故事琼林》全卷记下了当时全国19个省(含京城)250个府的土产贡品几千种,其中进贡竹笋的只有福建的福州和延平、江西的吉安、广西的泗城4个府。福州贡的笋叫“菜笋”,延平府贡的笋叫“笋”,吉安府贡的笋叫“浮笋”,泗城府贡的笋叫“八渡笋”。泗城府当时所辖今田林县、凌云县、西林县等县,书中泗城府一栏记有“土产:降香、缜砂、八渡笋、草果、鸟药、蜡”的字样,虽不全是田林所产,但其中八渡笋就是田林出产无疑。其实八渡笋最早出现在《镇安府志》,明代万历年间,广西朝贡官员就向朝廷进贡八渡笋。到了清朝,程允升先生所著《幼学琼林》一书就标有八渡笋其名,列为朝廷贡品。当时曾由西林县籍的岑春煊家族(注:岑春煊——广西西林人,清末大臣,云贵总督岑毓英之子,历任四川、两广、云贵总督)每年专人到八渡乡博峨村采购送进京城。清道光年间,有广东商人逆珠江而上至田林县驮娘江一带收购八渡笋,经水路销往东南亚各国,八渡笋因此...
    查看详情 >>
    多果发布
    发布于 01-29 14:19
    浏览 1
  • 八渡笋:自然的馈赠与文化的传承

    八渡笋:自然的馈赠与文化的传承

    八渡笋,这一来自广西壮族自治区田林县的独特竹笋,以其鲜美的口感和丰富的营养价值闻名,是中国地理标志保护产品之一。目前,田林县八渡笋种植面积达26.5万亩,年产鲜笋12万吨,每年7月初鲜笋开始上市,以8月份为产笋高峰期。笋可鲜食,亦可加工成干笋片、笋丝、酸笋、发酵笋、清水笋等系列产品,畅销国内市场及日本、东南亚地区。八渡笋之所以能够拥有如此卓越的品质,与其得天独厚的生长环境密不可分。田林县位于亚热带季风气候区,年平均气温约为20.6℃,年降水量达到1506.6毫米,具备大楠竹(即麻竹)生长所需的气象条件。此外,田林县大部分地区夏长冬短,夏季湿热,冬季干暖,霜期较短,雨热同季的特点也为八渡笋的生长提供了理想的气候环境。八渡笋一般垂直分布在海拔600米以下的山坡谷地,群坡山谷可分布到650米,独坡600米边缘常发生冻害。其生长土壤以疏松肥沃的冲积土为主,尤以沙壤土为佳,重粘土、石砾含量高的砂土生长不良。多栽植于沟谷、河岸、山湾等缓坡地带。这种独特的地理和气候条件使得八渡笋形成了独特鲜嫩、美味可口的优良品质。八渡笋具有明显的外观特征和卓越的产品品质。首先,它的母竹为人工培育的大楠竹(麻竹...
    查看详情 >>
    多果发布
    发布于 01-29 14:18
    浏览 1
  • 来宾:红水河畔,糖都之称,甘蔗产业,水电资源丰富

    来宾:红水河畔,糖都之称,甘蔗产业,水电资源丰富

    来宾位于中国广西壮族自治区中部偏西,地处珠江水系红水河中游,是连接华南、西南地区的重要枢纽。总面积约为1.34万平方公里,辖兴宾区以及象州县、武宣县、忻城县、金秀瑶族自治县等县级行政区。作为广西壮族自治区的地级市之一,来宾不仅是重要的工业基地和商贸中心,也是历史文化名城,拥有深厚的历史文化底蕴。来宾地处亚热带季风气候区,四季分明,夏季炎热潮湿,冬季较为温和少雨。年平均气温约为20至22摄氏度,降水量充沛,多集中在春夏两季。这种气候条件不仅有利于农业发展,也为丰富的生物多样性提供了良好的环境。来宾的地理位置使其受海洋影响相对较小,但得益于山脉的屏障作用,气候更为稳定。境内河流纵横交错,如红水河等主要河流贯穿全境,形成了独特的水域景观,并为城市提供了宝贵的淡水资源。此外,来宾拥有大瑶山等山脉环绕,这些山脉不仅调节了区域气候,还为野生动植物提供了理想的栖息地。由于地处低纬度地区,阳光充足,植被繁茂,森林覆盖率较高,这不仅有助于保持水土,还促进了生态系统的稳定。来宾的生态环境建设成效显著,城市绿化覆盖率高,空气质量和水质持续改善,为居民提供了一个宜居宜业的生活环境。来宾的农业发展独具特色...
    查看详情 >>
    多果发布
    发布于 01-23 12:29
    浏览 1
  • 贺州:桂东北部,黄姚古镇,石材之乡,生态旅游资源

    贺州:桂东北部,黄姚古镇,石材之乡,生态旅游资源

    贺州位于中国广西壮族自治区东北部,地处桂、粤、湘三省(区)交界处,是连接华南、西南地区的重要枢纽。总面积约为1.17万平方公里,辖八步区、平桂区两个市辖区以及昭平县、钟山县和富川瑶族自治县三个县级行政区。作为广西壮族自治区的地级市之一,贺州不仅是重要的工业基地和商贸中心,也是历史文化名城,拥有深厚的历史文化底蕴。贺州地处亚热带季风气候区,四季分明,夏季炎热潮湿,冬季较为温和少雨。年平均气温约为19至22摄氏度,降水量充沛,多集中在春夏两季。这种气候条件不仅有利于农业发展,也为丰富的生物多样性提供了良好的环境。贺州的地理位置使其受海洋影响相对较小,但得益于山脉的屏障作用,气候更为稳定。境内河流纵横交错,如贺江等主要河流贯穿全境,形成了独特的水域景观,并为城市提供了宝贵的淡水资源。此外,贺州拥有姑婆山、大桂山等山脉环绕,这些山脉不仅调节了区域气候,还为野生动植物提供了理想的栖息地。由于地处低纬度地区,阳光充足,植被繁茂,森林覆盖率较高,这不仅有助于保持水土,还促进了生态系统的稳定。贺州的生态环境建设成效显著,城市绿化覆盖率高,空气质量和水质持续改善,为居民提供了一个宜居宜业的生活环境...
    查看详情 >>
    多果发布
    发布于 01-23 12:26
    浏览 1
  • 钦州:南流江入海口,坭兴陶故乡,农业与工业并重

    钦州:南流江入海口,坭兴陶故乡,农业与工业并重

    钦州位于中国广西壮族自治区南部,地处北部湾畔,是连接华南、西南地区与东盟国家的重要枢纽。总面积约为1.09万平方公里,辖钦南区、钦北区两个市辖区以及灵山县和浦北县两个县级行政区。作为广西壮族自治区的地级市之一,钦州不仅是重要的港口城市和旅游胜地,也是历史文化名城,拥有深厚的历史文化底蕴。钦州地处亚热带季风气候区,四季分明,夏季炎热潮湿,冬季较为温和少雨。年平均气温约为22至24摄氏度,降水量充沛,多集中在春夏两季。这种气候条件不仅有利于农业发展,也为丰富的生物多样性提供了良好的环境。钦州的地理位置使其受海洋影响显著,特别是沿海地区,气候更为温和湿润。境内河流纵横交错,如钦江、茅岭江等主要河流贯穿全境,形成了独特的水域景观,并为城市提供了宝贵的淡水资源。此外,钦州拥有大庙墩、六万大山等山脉环绕,这些山脉不仅调节了区域气候,还为野生动植物提供了理想的栖息地。由于地处低纬度地区,阳光充足,植被繁茂,森林覆盖率较高,这不仅有助于保持水土,还促进了生态系统的稳定。钦州的生态环境建设成效显著,城市绿化覆盖率高,空气质量和水质持续改善,为居民提供了一个宜居宜业的生活环境。钦州的农业发展独具特色...
    查看详情 >>
    多果发布
    发布于 01-23 12:23
    浏览 1
  • 百色芒果:讲述农品牌自己的故事

    百色芒果:讲述农品牌自己的故事

    百色芒果在百色种植历史已有三百多年。《广西通志·卷二十》记载“芒果田州土州(今田东、田阳)出树扶疎(shū)直上枝叶秋冬不凋每二月另抽嫩枝细花丛生色淡黄结实五月熟大如桃黄色味甘香。”《横州志》(1899)记载:南宁、镇南、田南(右江区)出产扁桃(柳叶芒)“冬不凋”,最好的食用方法为“熟则自落,藏一、二日,肉成膏液,味甜而甘,如摘食之则酸。”《田阳县志》记载,民国二十三年(1934年),那坡街大商家黄恒栈从南亚的菲律宾引进4株吕宋芒,种于田阳县那坡镇境内,现仅保留有一株,树高10多米。这是百色市最早的芒果栽培记录,但据民间调查,右江区(原百色市)和田阳县种植“本地芒”的历史比黄恒栈引种的芒果还要早,“罗索大芒”(产于右江区龙景街道逻索村)、“大湾大扁桃”(当地称“公芒”,产于右江区龙景街道大湾村)及“大楞野生冬芒”(产于右江区大楞乡)都有三百多年生的芒果树,至今仍有较强的开花结果能力。在田阳县那坡镇那芘村那吉屯、右江区龙景街道福禄村福禄屯等地,现还活100多株的芒果上百年的老树,树干直径约1.8米,3个成年人合抱不过、树高约20米。据村民介绍,村中这些芒果老树都是300多年前祖先们...
    查看详情 >>
    多果发布
    发布于 01-14 09:40
    浏览 1
  • 姑辽茶:讲述农品牌自己的故事

    姑辽茶:讲述农品牌自己的故事

    姑辽茶不仅是一种清雅醇美的饮品,更是一部活生生的历史长卷,蕴藏着丰富的人文故事和深厚的文化内涵。早在明清时期,姑辽茶便开始了它的种植与制作历程,因产地的独特地理环境和优质的茶叶品质,逐步走入宫廷,成为清代的御品,备受皇家青睐。据传,清代的皇帝品尝过后,对其墨绿的颜色、甘醇的味道及悠长的香气赞不绝口,从而确立了姑辽茶在历史上不可替代的地位。关于姑辽茶的起源,流传着一个富有神秘色彩的传说。相传在遥远的古代,七仙女私自下凡至姑辽山游玩,无意间在这里播下了仙界的种子,催生出了珍贵的茶树。这则传说赋予了姑辽茶浓厚的神话气息,也揭示了当地人对自然恩赐的深深敬畏和对姑辽茶的无比珍视。随着时间的流转,姑辽茶的制作技艺历经世代传承,形成了独特且繁复的工艺流程,包括萎凋、做青、揉捻、发酵和烘干等步骤,每一道工序无不倾注着匠人的心血与智慧。同时,姑辽茶的保健功能亦受到人们的重视,尤其在过去的岁月里,因其具有消食化滞、止泻等功效,成为了当地壮族人民不可或缺的生活良伴和药用茶饮。近年来,姑辽茶的历史文化价值得到了进一步发掘与保护,相关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的推进让姑辽茶的种植与制作技艺得以传承发扬。不仅如此,...
    查看详情 >>
    多果发布
    发布于 2024-12-07
    浏览 1
  • 圈子粉丝

    更多+
    还没有粉丝哦~

    资讯头条

    更多 +
  • 1

    全国特质农品名录

    为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做好“特”字文章,打造高品质、有口碑的农业“金字招牌”的要求和国家质量兴农、绿色兴农和品牌强农战略部署,加快培育特色农业品牌,科学引导消费,及时指导生产,促进产销对接,更好地满足公众对特色优质农产品的个性化需求,农业农村部农产品质量安全中心于2020年10月开始开展全国特质农品登录工作,并制定了《特质农品登录技术规范(试行)》。所谓“特质农品”,是指产自特定产地环境条件,具有稳定且可感知、可识别、可量化的独特品质特征,具有一定生产规模,有稳定的供应量和消费群体,并经国家农安中心登录的农产品,其中农产品包括种植业和养殖业产品及其初加工产品。特质农品登录坚持“自愿申请、技术评价、信息公开、动态管理”和公益服务原则。根据《特质农品登录技术规范(试行)》规定程序,经县级农产品质量安全(优质农产品)工作机构推荐,地市级、省级农产品质量安全(优质农产品)工作机构审核,农业农村部农产品质量安全中心组织专家技术评审确认,并在中国农产品质量安全网公示,符合特质农品登录技术规范要求的相关农产品,则正式登录为特质农品,并纳入全国特质农品名录。农业农村部农产品质量安全中心后续进...
  • 2

    中国农耕农品记忆索引名录

    为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赓续农耕文明,开发农业多种功能、挖掘乡村多元价值的重要指示精神,推进乡村特色产业发展,充分展示独具农耕文化的乡村风貌、乡土特产和农耕资源,满足公众农耕农品传承与感悟体验需要,中国绿色食品发展中心开展农耕农品记忆索引名录征集工作。征集的农耕农品记忆索引名录,包括涵盖具有农耕文化记忆(印记)传承属性并源于种植养殖生产消费过程、彰显农业多种功能乡村多元价值、满足乡愁感知感悟感念,且具有独特生产、加工、贮藏、保鲜、消费、技艺与品质特性、风格特色的农产品及相关产品。农耕农品记忆索引名录征集,以覆盖区域范围内的农业生产经营主体、行业协会、技术机构等为主体(统称“申请单位”)。申请单位应当具有产地覆盖、全程质控、生产指导、消费引导、产销对接和农耕传承的能力。农耕农品记忆索引名录征集坚持“自愿申请、自行举证、自我承诺”原则。农耕农品记忆索引名录征集,按照主体申请、县级农业农村部门(或相关主管部门)审核,地市级和省级绿色食品(绿色优质农产品)工作机构审查,中国绿色食品发展中心组织专家审评后在中国绿色食品发展中心官网(国家绿色优质农产品公共信息平台)上公布,并以适当方式附送...
  • 3

    中国农产品品牌索引名录

    为深入贯彻关于“要把增加绿色优质农产品供给放在突出位置,狠抓农产品标准化生产、品牌创建、质量安全监管”“走质量兴农之路,要突出农业绿色化、优质化、特色化、品牌化”“加快培育优势特色农业,打造高品质、有口碑的农业‘金字招牌’”的重要指示精神,落细落小农业农村部有关两个“三品一标”工作的决策部署,探索构建常态化的农产品品牌年度储存记忆与公众查询索引名录,以实际行动促进品牌农产品产销对接与公共服务,推动绿色优质农产品实现既产得出、产得优,又卖的出、卖得好,中国绿色食品发展中心拟探索开展中国农产品品牌索引名录征集工作。农产品品牌索引名录征集,突出公益性服务,征集过程中国家中心不收取任何费用。凡纳入《中国农产品品牌索引名录》的农产品品牌,实行动态管理,由县级以上地方绿色食品(绿色优质农产品)工作机构加强跟踪评价和技术服务,帮助品牌拥有者完善管理制度规范,提升技术管理水平,发挥好品牌强农带动效应。凡不再符合索引名录征集条件和要求的,依规退出名录。中国农产品品牌索引名录征集,是一项通过培育知名品牌,服务乡村振兴,促进绿色优质农产品产销对接的新工作。经符合申请条件的农产品品牌合法拥有者“自愿申报...
  • 4

    国家农民合作社示范社

  • 5

    农业品牌精品培育计划(2022-2025年)

  • 6

    全国名特优新农产品名录

  • 7

    中国特色农产品优势区名单

  • 8

    概述:中欧地理标志保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