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Hi,下午好,欢迎来到多果印象!
中国(示意图)
全国站
枣特产圈

枣特产圈

特产馆【枣馆】
125
话题 96
枣,源自中国的一种鼠李科枣属植物果实,是历史悠久且广泛应用的传统滋补食品。枣树结出的果实外形椭圆,表皮色泽随着成熟过程由青转为棕红或暗红色,肉质细腻,口感甘甜,营养丰富。枣的品种众多,既有鲜食的大枣、冬枣,也有适合晒干食用的红枣、蜜枣等。枣富含多种维生素(如维生素C、B族维生素),矿物质(如铁、钙、钾、镁等),以及膳食纤维和糖分,具有较高的营养价值。其中,枣所含的铁质有助于防治贫血,丰富的抗氧化物质如环磷酸腺苷、枣多糖则有助于增强免疫力、抗氧化、延缓衰老,并被认为具有一定的抗癌活性。中医理论中,枣性温味甘,归脾、胃、心经,具有补中益气、养血安神、养颜美容等功效。
  • 特色农产品【新疆兵团四十八团红枣】

    特色农产品【新疆兵团四十八团红枣】

    新疆兵团四十八团红枣是新疆生产建设兵团第三师特产,果品个大、味甜、光泽圆润、果香浓郁、酸甜适宜、皮薄肉厚、口感细腻,并富含人体所需的多种营养元素。产品在全国省会级城市覆盖率达90%以上,干制红枣系列产品多次荣获中国国际农产品交易会获金奖”,商标荣获“新疆著名商标”。每当红枣销售季节,北京、广州、深圳、上海、江浙等内地客商纷涌而来,果品供不应求。新疆生产建设兵团第三师四十八团红枣产区位于喀什地区巴楚县境内,地处叶尔羌河和泽依达里亚河之间,属于叶尔羌河下游洪积平原地区,地形比较平坦,周围无工业“三废”污染,地净田洁。海拔1135—1139米,地势平坦,局部有沙丘起伏,地势西南高,东北低。该区土壤大体可以分为草甸土和耕作草甸土,少量分布盐渍化和不可利用的沙土。新疆生产建设兵团第三师四十八团红枣属于灌溉农业区,水的来源为地表径流和地下水。冬春叶尔羌河河水进入前进水库,通过东岸总干渠引进团场内;夏季秋洪水期,直接从河道引洪水进入团场;枯水期靠提取地下水补充。新疆兵团四十八团红枣产区位于欧亚大陆中心,远离海洋,属暖温带极端大陆性气候,降水稀少,蒸发量大,光照充足热量丰富,无霜期长,昼夜温差大...
    查看详情 >>
    多果发布
    发布于 2024-01-20
    浏览 20
  • 特色农产品【阎良相枣】

    特色农产品【阎良相枣】

    阎良相枣,陕西省西安市阎良区特产,又名“贡枣”,具有皮簿、肉厚、个大、核小、味甜等特点,是地方名优特制干枣良种。相枣鲜食口感极佳,即可生吃也可熟食,有生克熟补之功效,同时也有极高的药用价值,可入中药常以红枣为引,相枣富含人体多种维生素、氨基酸等24种微量元素,含双糖可达55%,因而相枣可谓是枣中之冠。常食可延年益寿,返老还童。还可养胃生津,开胃健脾,养颜健体。故有“一日三枣”百岁不老之佳说。阎良枣树栽培历史悠久,可以追溯到明、宋时期,相传在明朝初年,关中遭受饥荒,当地农民以枣充饥,安度灾荒。为此,明宰相发诏:广种枣树。当地民众为了纪念明宰相“体察民情,为民办事”,特称此枣为“相枣”以作纪念。相枣一名便流传至今,为了与山西的相枣区别,特称“阎良相枣”。至今在石川河流域的阎良(武屯、康桥)和临潼(相桥)等地,还保存有200年以上的古老树群。阎良区属暖温带半湿润季风气候,四季冷、暖、干、湿分明。相枣产区土壤类型主要为河流冲积区的褐壤土以及黄土台塬区的黄壤土,从河心向两岸依次呈规律性地分布着淤砂土、淤绵土、淤墡土、耧土。石川河长年断流,辖区地下水资源丰富,水质清洁无污染。为阎良相枣生产提...
    查看详情 >>
    多果发布
    发布于 2024-01-20
    浏览 20
  • 特色农产品【徐堡大枣】

    特色农产品【徐堡大枣】

    徐堡大枣是天津市北辰区双口镇徐堡村地方特产,比一般的冬枣早熟一个多月,而且果形独特、口感好、营养丰富。徐堡大枣外形独特,味道甜、口感好,经天津市农科院等权威部门检测,徐堡大枣富含多种维生素。徐堡大枣以地理环境位置特殊,种植历史悠久,品质极佳,上市时间早享誉华北地区。通过不懈的努力,徐堡村的大枣不仅在天津市场上供不应求,而且还打入北京的几大超市,成为热销产品。双口镇位于北辰区西北部的永定河畔,土地肥沃,属暖湿带半湿润季风型气候,四季分明,春秋气候风多雨少,夏多雨量集中,秋季冷暖适中,冬季寒冷干燥。年均日照2730小时、气温11.80C、降水584.9毫米,太阳辐射每平方厘米129.5千卡,年最高蓄水量4100万立方米。徐堡大枣种植历史悠久,据上河头镇志记载,康熙年间,山西佃户郭姓从山西逃荒至郭家房子(后建村徐家堡),郭姓及家人一起搭建窝棚,作为居住之所,并种植几颗枣树,用于日常鲜食,遇灾年青黄不接时可作为充饥之用。由徐志兴建村后,进行小规模种植,故俗称徐堡马牙枣。该枣属早熟鲜食品种,中秋前就上市,比其他枣上市时间提前1个月。徐堡大枣具有300余年的栽培历史,随着时间的推移,已经达到...
    查看详情 >>
    多果发布
    发布于 2024-01-19
    浏览 19
  • 特色农产品【策勒红枣】

    特色农产品【策勒红枣】

    策勒红枣是新疆维吾尔自治区策勒县特产,属干、鲜兼用品种,深红色,果形端正丰满,果皮光滑,色泽光亮均匀,果实呈圆柱形或长倒卵形,皮薄果肉厚,果核小,质脆甜,可食率97%以上,经晾晒风干而成,红色更深,口感更甘甜,品质上乘。策勒县气候干燥炎热,土壤沙性大,主要类别是棕漠土和中性沙壤土,质地疏松,通气性强,耕性和供肥性好,微生物活动比较强烈,有机质分解迅速,气、热、肥力因素易于满足农作物生长需要,土壤速效钾含量高,适合红枣生长。策勒红枣属干、鲜兼用品种,深红色,果形端正丰满、单果重23克,最大50克以上。果皮光滑,色泽光亮均匀,果实呈圆柱形或长倒卵形,皮薄果肉厚,果核小,质脆甜,可食率97%以上,经晾晒风干而成,红色更深,口感更甘甜,品质上乘 。策勒红枣一个个红艳艳,光亮亮,大者如核桃,群众称它为“红玛瑙”“红宝石”,因其较高的药用价值和商品价值,一直是市场上的紧俏货。为此,红枣种植规模得到了较大的发展,策勒县将红枣种植业定为全县四大特色果品种植业之一大力发展。近年来,顺应市场需要,种植植面积规模不断扩大,2011年种总面积达25.7万亩,其中规模化精品园面积14万亩,红枣挂果面积11...
    查看详情 >>
    多果发布
    发布于 2024-01-20
    浏览 18
  • 特色农产品【大荔冬枣】

    特色农产品【大荔冬枣】

    大荔冬枣,是陕西省渭南市大荔县特产,具有“果皮薄而酥脆、果个大、肉细嫩、味香甜”的特点,是中国国家农业地理标志产品。大荔冬枣所到之处,食者无不赞誉。西汉时期,大荔枣树遍生,所产枣个大、皮薄、核小、肉厚、富有弹性、味道脆甜、液汁多。官府以土贡名义敬献朝廷,康熙年间成为皇室贡品。作为中国“红枣种质天然资源库”,大荔县先后被命名为“中国枣乡”、“全国冬枣标准化生产示范县”。大荔冬枣生产区属暖温带半湿润、半干旱季风气候,年平均气温13.4℃,年光照时数2385.2时,全年≥10℃有效积温4312℃,光热资源丰富,昼夜温差大,年降水量514毫米,无霜期212天,区域内地势平坦,土壤类型以粘质壤土为主,有机质丰富,保墒性能好。陕西大荔县,古称“同州”,地处秦岭腹地,境内渭、洛、黄三河交汇,向来有“冬枣第一县”之称,这里背靠黄土高原,面朝滚滚长河,土壤以粘质壤土为主,有机质丰富,光照时间更长,雨量较少,昼夜温差大,非常适合大荔冬枣生长。“南荔枝,北冬枣,百果王”说的就是南方有荔枝,北方有冬枣,被誉为“百果王”。而产于陕西省大荔县的冬枣受气候地理位置影响品质更优,营养成分更好。
    查看详情 >>
    多果发布
    发布于 2024-01-20
    浏览 17
  • 灵武长枣:讲述农品牌自己的故事

    灵武长枣:讲述农品牌自己的故事

    灵武长枣有着悠久的岁月痕迹,从唐朝开始就被列为皇室贡品,被誉为“果中珍品”,距今已有1300年的栽培历史。北魏郦道元所著《水经注》中记载,灵洲“桑果余林仍列洲上”。唐人李吉甫在《元和郡县图志》中记述“其城赫连勃勃所置果园,今桃李千余株,郁然犹在”。晋唐时期河套地区枣树种植规模得到进一步发展,枣成为桃、李、杏、梨等五果之首。唐代诗人韦蟾曾以诗句“贺兰山下果园成,塞北江南旧有名”称赞灵州是闻名遐迩的“花果之乡”。清代灵州枣树栽培更加精益,人们普遍掌握嫁接技术,枣果种植面积扩大,如今东门外沿山及北门大片百年枣树林,就是这时期栽培的历史见证。灵武长红枣大面积栽培始于明初,清咸丰三年(1853年)、民国十八年(1929年)、1954年,冬季严重冻灾,又造成枣树大面积砍伐和截枝,也是枣树更新、砍伐最严重时期。合作化和大跃进时期,生产队组织砍伐许多粗大枣树,制作车轮、盖牲畜棚和大炼钢铁。1968年,在灵武东山坡下发现一座明万历年间砖室墓葬,葬室较大,棺木做工精致且保存完整,在供桌前置放长命灯、青花瓷盘等,盘内可见数十枚长红枣核,根据墓志记载,墓主人可能是明庆王朱旃后代。2006年,文物工作者在...
    查看详情 >>
    多果发布
    发布于 2024-12-27
    浏览 7
  • 农产品百科【枣】

    农产品百科【枣】

    枣,别称枣子、大枣、刺枣、贯枣、红枣。自占以来就被列为“五果”(桃、李、梅、杏、枣)之一,历史悠久。大枣最突出的特点是维生素含量高。在国外的一项临床研究显示:连续吃大枣的病人,健康恢复比单纯吃维生素药剂快3倍以亡。因此,大枣就有了“天然维生素丸”的美誉。生长于海拔1700米以下的山区、丘陵或平原。广为栽培。本种原产中国,现在亚洲、欧洲和美洲常有栽培。枣含有丰富的维生素C、维生素P,除供鲜食外,常可以制成蜜枣、红枣、熏枣、黑枣、酒枣及牙枣等蜜饯和果脯,还可以作枣泥、枣面、枣酒、枣醋等,为食品工业原料。功效大枣能提高人体免疫力,并可抑制癌细胞。药理研究发现,红枣能促进白细胞的生成,降低血清胆固醇,提高血清白蛋白,保护肝脏。红枣还含有抑制癌细胞,甚至可使癌细胞向正常细胞转化的物质。经常食用鲜枣的人很少患胆结石,这是因为鲜枣中丰富的维生素C,使体内多余的胆固醇转变为胆汁酸。胆固醇少了,结石形成的概率也就随之减少。大枣中富含钙和铁,它们对防治骨质疏松和贫血有重要作用。中老年人更年期经常会骨质疏松,正在成长发育高峰的青少年和女性容易发生贫血,大枣对他们会有十分理想的食疗作用,其效果通常是药物...
    查看详情 >>
    翠绿西瓜
    发布于 2023-12-22
    浏览 6
  • 圈子粉丝

    更多+
    还没有粉丝哦~

    资讯头条

    更多 +
  • 1

    全国特质农品名录

    为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做好“特”字文章,打造高品质、有口碑的农业“金字招牌”的要求和国家质量兴农、绿色兴农和品牌强农战略部署,加快培育特色农业品牌,科学引导消费,及时指导生产,促进产销对接,更好地满足公众对特色优质农产品的个性化需求,农业农村部农产品质量安全中心于2020年10月开始开展全国特质农品登录工作,并制定了《特质农品登录技术规范(试行)》。所谓“特质农品”,是指产自特定产地环境条件,具有稳定且可感知、可识别、可量化的独特品质特征,具有一定生产规模,有稳定的供应量和消费群体,并经国家农安中心登录的农产品,其中农产品包括种植业和养殖业产品及其初加工产品。特质农品登录坚持“自愿申请、技术评价、信息公开、动态管理”和公益服务原则。根据《特质农品登录技术规范(试行)》规定程序,经县级农产品质量安全(优质农产品)工作机构推荐,地市级、省级农产品质量安全(优质农产品)工作机构审核,农业农村部农产品质量安全中心组织专家技术评审确认,并在中国农产品质量安全网公示,符合特质农品登录技术规范要求的相关农产品,则正式登录为特质农品,并纳入全国特质农品名录。农业农村部农产品质量安全中心后续进...
  • 2

    中国农耕农品记忆索引名录

    为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赓续农耕文明,开发农业多种功能、挖掘乡村多元价值的重要指示精神,推进乡村特色产业发展,充分展示独具农耕文化的乡村风貌、乡土特产和农耕资源,满足公众农耕农品传承与感悟体验需要,中国绿色食品发展中心开展农耕农品记忆索引名录征集工作。征集的农耕农品记忆索引名录,包括涵盖具有农耕文化记忆(印记)传承属性并源于种植养殖生产消费过程、彰显农业多种功能乡村多元价值、满足乡愁感知感悟感念,且具有独特生产、加工、贮藏、保鲜、消费、技艺与品质特性、风格特色的农产品及相关产品。农耕农品记忆索引名录征集,以覆盖区域范围内的农业生产经营主体、行业协会、技术机构等为主体(统称“申请单位”)。申请单位应当具有产地覆盖、全程质控、生产指导、消费引导、产销对接和农耕传承的能力。农耕农品记忆索引名录征集坚持“自愿申请、自行举证、自我承诺”原则。农耕农品记忆索引名录征集,按照主体申请、县级农业农村部门(或相关主管部门)审核,地市级和省级绿色食品(绿色优质农产品)工作机构审查,中国绿色食品发展中心组织专家审评后在中国绿色食品发展中心官网(国家绿色优质农产品公共信息平台)上公布,并以适当方式附送...
  • 3

    中国农产品品牌索引名录

    为深入贯彻关于“要把增加绿色优质农产品供给放在突出位置,狠抓农产品标准化生产、品牌创建、质量安全监管”“走质量兴农之路,要突出农业绿色化、优质化、特色化、品牌化”“加快培育优势特色农业,打造高品质、有口碑的农业‘金字招牌’”的重要指示精神,落细落小农业农村部有关两个“三品一标”工作的决策部署,探索构建常态化的农产品品牌年度储存记忆与公众查询索引名录,以实际行动促进品牌农产品产销对接与公共服务,推动绿色优质农产品实现既产得出、产得优,又卖的出、卖得好,中国绿色食品发展中心拟探索开展中国农产品品牌索引名录征集工作。农产品品牌索引名录征集,突出公益性服务,征集过程中国家中心不收取任何费用。凡纳入《中国农产品品牌索引名录》的农产品品牌,实行动态管理,由县级以上地方绿色食品(绿色优质农产品)工作机构加强跟踪评价和技术服务,帮助品牌拥有者完善管理制度规范,提升技术管理水平,发挥好品牌强农带动效应。凡不再符合索引名录征集条件和要求的,依规退出名录。中国农产品品牌索引名录征集,是一项通过培育知名品牌,服务乡村振兴,促进绿色优质农产品产销对接的新工作。经符合申请条件的农产品品牌合法拥有者“自愿申报...
  • 4

    国家农民合作社示范社

  • 5

    农业品牌精品培育计划(2022-2025年)

  • 6

    全国名特优新农产品名录

  • 7

    中国特色农产品优势区名单

  • 8

    概述:中欧地理标志保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