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Hi,下午好,欢迎来到多果印象!
中国(示意图)
全国站
枣特产圈

枣特产圈

特产馆【枣馆】
125
话题 96
枣,源自中国的一种鼠李科枣属植物果实,是历史悠久且广泛应用的传统滋补食品。枣树结出的果实外形椭圆,表皮色泽随着成熟过程由青转为棕红或暗红色,肉质细腻,口感甘甜,营养丰富。枣的品种众多,既有鲜食的大枣、冬枣,也有适合晒干食用的红枣、蜜枣等。枣富含多种维生素(如维生素C、B族维生素),矿物质(如铁、钙、钾、镁等),以及膳食纤维和糖分,具有较高的营养价值。其中,枣所含的铁质有助于防治贫血,丰富的抗氧化物质如环磷酸腺苷、枣多糖则有助于增强免疫力、抗氧化、延缓衰老,并被认为具有一定的抗癌活性。中医理论中,枣性温味甘,归脾、胃、心经,具有补中益气、养血安神、养颜美容等功效。
  • 阎良相枣:讲述农品牌自己的故事

    阎良相枣:讲述农品牌自己的故事

    阎良相枣历史悠久,源远流长。相枣得名有多种说法。其一,可以追溯距今2300多年前约春秋战国时期,据相关史料记载,那时本地为秦国名相甘罗的封地,有一年,天逢大旱,粮食颗粒未收,相枣救活了一方百姓,为了纪念宰相甘罗的功绩,使当地特产红枣得名“相枣”。其二,秦穆公时有东相爷、西相爷之分。西相爷今武屯镇西相村人,告老还乡后,引进红枣,且大面积栽植,的确富裕了一方百姓。人们为了纪念西相爷,把“红枣”改称为“相枣”。其三,相传在唐代李隆基由唐朝行宫华阴去富平,途径阎良区关山镇南房村(相传房玄龄旧居)看望房玄龄的后人,后人用红枣招待李隆基及贵妃杨玉环二人,食后赞不绝口。以后每年红枣成熟后,便差人到康桥征收红枣,以后老百姓慢慢的形成习惯,红枣收获之后,百姓们便组织敲锣打鼓抬着红枣送往皇宫俗称“进贡”。因此相枣也有了“贡枣”一说。有一个美丽的传说,这里是阎良的“相枣窝”,枣树非常多,群众好客。为何阎良的枣叫“相枣”?当地老百姓主要有两种说法:一说和大唐名相房玄龄有关,一说和秦朝宰相甘罗有关。而《阎良区志》记载,因相枣栽植在古镇相桥一带而得名,而相桥因北宋宰相寇准倡修而得名。无论哪种传说或记载,都有...
    查看详情 >>
    多果发布
    发布于 2024-11-19
    浏览 0
  • 民丰大枣:讲述农品牌自己的故事

    民丰大枣:讲述农品牌自己的故事

    在民丰,若克雅乡是最早开始种红枣的,其种枣历史可以追溯到上个世纪六十年代,现在全村几乎家家种枣,红枣已成为农民收入的最主要经济来源。这里日照时间长,加上沙漠绿洲土质特别松软,非常适宜红枣的生长。民丰县红枣成熟期在每年10月中旬,由于独特的地理位置和光热资源优势以及适宜红枣生长的土壤条件造就了红枣的卓越品质,民丰县依托当地红枣种植资源优势,把发展红枣作为产业结构的重大举措,紧紧把握政策和机遇,按照“节水、增地、调结构”的大规模发展特色林果业,续建配套节水滴管改造任务,使红枣种植业发展到了一个新的水平,红枣产业将在提高全县人均收入起到支柱作用。红枣种植不仅具有经济价值还可以利用红枣抗旱、耐风沙的生物学特性,民丰人把红枣作为一种治沙树种,将防沙治沙、发展特色果品有机地结合起来。2013年12月30日,原中华人民共和国农业部批准对“民丰大枣”实施农产品地理标志登记保护。当年,民丰大枣种植基地保护面积7000公顷,年产量1800吨。2014年,全村几乎家家种枣,红枣已成为农民收入的最主要经济来源。一枚枚小小的红枣正在承载着越来越重要的使命,力争达到种植2万亩滴管红枣园,人均2亩红枣园的发展...
    查看详情 >>
    多果发布
    发布于 2024-10-29
    浏览 0
  • 宁阳大枣:讲述农品牌自己的故事

    宁阳大枣:讲述农品牌自己的故事

    宁阳大枣栽培历史悠久。产生于前十一世纪的中国第一部诗歌总集《诗经》中有不少关于枣的记载线索。《风篇》中有“八月剥枣,十月获稻”的记述,这可能是中国文化史中有关枣的最早记载。《鲁颂》是比较集中地记录鲁国贵族生活的作品,其中有“枳棘载途,弥道覆迩”的名句。宁阳大枣主产区葛石镇近在鲁都曲阜以北25千米,长期为鲁国腹地,镇东2千米的神童山,按《周易》“枕山、面屏、环山的枕山”的建城原理察之,是曲阜城建纵古阖今察之,《鲁颂》描写的产枣之地就是宁阳县葛石镇地区。1986年,葛石镇被国家林业部定为“大枣生产基地”。被国家卫生部列为国家保健用枣,销售全国30多个省、市、自治区,出口日本、韩国、新加坡等多个国家和地区。次年,宁阳县葛石镇被国务院辟为“大枣开发基地”。2011年,中华人民共和国农业部批准对“宁阳大枣”实施农产品地理标志登记保护。2017年,宁阳大枣种植面积已近10万亩,年产达7000多万斤,产值达2亿元。目前,宁阳县创建了3000亩的科技育枣示范基地——好运枣园,并给园内枣农聘请了红枣管理专家,进行高接换头、矮化栽培、分区良种嫁接、枣树环剥等科技育枣技术培训,特别是高接换头,将原本口...
    查看详情 >>
    多果发布
    发布于 2024-10-25
    浏览 0
  • 大荔冬枣:讲述农品牌自己的故事

    大荔冬枣:讲述农品牌自己的故事

    大荔枣的栽培历史悠久,西汉时,大荔县沙苑一带就栽植有枣树,所产枣个大,皮薄、核小、肉厚、富有弹性、味道脆甜、液汁多。官府以土贡名义敬献朝廷,康熙年间成为皇室贡品。清乾隆时,凿井灌田,已具规模。现今沙苑一带,桃、李、枣、杏等各类果树遍地,且红枣的原生珍贵品种就达42个,这在全国枣区十分罕见,加之近年间引进的多个品种,大荔已然成为中国的“红枣种质天然资源库”。大荔县先后被命名为“中国枣乡”、“全国冬枣标准化生产示范县”。大荔冬枣所到之处,食者无不赞誉。据《大荔县旧志》载:“……所产之枣,个大、皮薄、核小、肉厚、富弹性、味脆甜、液汁多而出名。康熙年间及已成为皇室贡品。”《大荔商业志》记载:“……有以当地红枣为主料制成的著名小名吃‘枣馍糊',还有当地商民收购农副产品的顺口溜:‘五月杏,六月桃,七月金钱要抓牢;八月苹果九月枣,十月棉蒜安排好’,大荔红枣所到之处,食者无不赞誉。”2015年,大荔县全县冬枣面积已达2万公顷、产量30 万吨、产值30亿元,枣农亩均收入2万元以上。2018年以来,大荔县新增冬枣面积3.4万亩,大荔冬枣远销东南亚。近年来,大荔县建成大荔安仁万亩有机冬枣科技示范园区核...
    查看详情 >>
    多果发布
    发布于 2024-09-28
    浏览 0
  • 圈子粉丝

    更多+
    还没有粉丝哦~

    资讯头条

    更多 +
  • 1

    全国特质农品名录

    为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做好“特”字文章,打造高品质、有口碑的农业“金字招牌”的要求和国家质量兴农、绿色兴农和品牌强农战略部署,加快培育特色农业品牌,科学引导消费,及时指导生产,促进产销对接,更好地满足公众对特色优质农产品的个性化需求,农业农村部农产品质量安全中心于2020年10月开始开展全国特质农品登录工作,并制定了《特质农品登录技术规范(试行)》。所谓“特质农品”,是指产自特定产地环境条件,具有稳定且可感知、可识别、可量化的独特品质特征,具有一定生产规模,有稳定的供应量和消费群体,并经国家农安中心登录的农产品,其中农产品包括种植业和养殖业产品及其初加工产品。特质农品登录坚持“自愿申请、技术评价、信息公开、动态管理”和公益服务原则。根据《特质农品登录技术规范(试行)》规定程序,经县级农产品质量安全(优质农产品)工作机构推荐,地市级、省级农产品质量安全(优质农产品)工作机构审核,农业农村部农产品质量安全中心组织专家技术评审确认,并在中国农产品质量安全网公示,符合特质农品登录技术规范要求的相关农产品,则正式登录为特质农品,并纳入全国特质农品名录。农业农村部农产品质量安全中心后续进...
  • 2

    中国农耕农品记忆索引名录

    为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赓续农耕文明,开发农业多种功能、挖掘乡村多元价值的重要指示精神,推进乡村特色产业发展,充分展示独具农耕文化的乡村风貌、乡土特产和农耕资源,满足公众农耕农品传承与感悟体验需要,中国绿色食品发展中心开展农耕农品记忆索引名录征集工作。征集的农耕农品记忆索引名录,包括涵盖具有农耕文化记忆(印记)传承属性并源于种植养殖生产消费过程、彰显农业多种功能乡村多元价值、满足乡愁感知感悟感念,且具有独特生产、加工、贮藏、保鲜、消费、技艺与品质特性、风格特色的农产品及相关产品。农耕农品记忆索引名录征集,以覆盖区域范围内的农业生产经营主体、行业协会、技术机构等为主体(统称“申请单位”)。申请单位应当具有产地覆盖、全程质控、生产指导、消费引导、产销对接和农耕传承的能力。农耕农品记忆索引名录征集坚持“自愿申请、自行举证、自我承诺”原则。农耕农品记忆索引名录征集,按照主体申请、县级农业农村部门(或相关主管部门)审核,地市级和省级绿色食品(绿色优质农产品)工作机构审查,中国绿色食品发展中心组织专家审评后在中国绿色食品发展中心官网(国家绿色优质农产品公共信息平台)上公布,并以适当方式附送...
  • 3

    中国农产品品牌索引名录

    为深入贯彻关于“要把增加绿色优质农产品供给放在突出位置,狠抓农产品标准化生产、品牌创建、质量安全监管”“走质量兴农之路,要突出农业绿色化、优质化、特色化、品牌化”“加快培育优势特色农业,打造高品质、有口碑的农业‘金字招牌’”的重要指示精神,落细落小农业农村部有关两个“三品一标”工作的决策部署,探索构建常态化的农产品品牌年度储存记忆与公众查询索引名录,以实际行动促进品牌农产品产销对接与公共服务,推动绿色优质农产品实现既产得出、产得优,又卖的出、卖得好,中国绿色食品发展中心拟探索开展中国农产品品牌索引名录征集工作。农产品品牌索引名录征集,突出公益性服务,征集过程中国家中心不收取任何费用。凡纳入《中国农产品品牌索引名录》的农产品品牌,实行动态管理,由县级以上地方绿色食品(绿色优质农产品)工作机构加强跟踪评价和技术服务,帮助品牌拥有者完善管理制度规范,提升技术管理水平,发挥好品牌强农带动效应。凡不再符合索引名录征集条件和要求的,依规退出名录。中国农产品品牌索引名录征集,是一项通过培育知名品牌,服务乡村振兴,促进绿色优质农产品产销对接的新工作。经符合申请条件的农产品品牌合法拥有者“自愿申报...
  • 4

    国家农民合作社示范社

  • 5

    农业品牌精品培育计划(2022-2025年)

  • 6

    全国名特优新农产品名录

  • 7

    中国特色农产品优势区名单

  • 8

    概述:中欧地理标志保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