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色农产品【泸州桂圆】

多果发布
发布于 2024-04-17 13:44:26
平台原创
浏览 114

泸州,这座坐落在四川盆地南部,依偎在长江怀抱的城市,有着一项独特的自然馈赠——泸州桂圆。泸州桂圆,又名泸州龙眼,以其深厚的历史底蕴、优良的品质及特殊的地理标识性,在中国乃至全球享有盛誉。这篇文字将引领读者走进泸州,探寻那古老而醇香的桂圆故事,领略这份跨越千年的甜蜜佳果的魅力。

泸州桂圆又名泸州龙眼,已有2000多年种植历史,具有“肉厚鲜嫩、色泽晶莹、质脆化渣、味香浓甜”的特点,在8月中旬至10中旬成熟,比沿海桂圆晚2个月上市,主要品种有大乌圆、广眼、石硖三种引,以肉厚鲜嫩、色泽晶莹、果汁香甜、风味隽美,富含糖份和多种维生素而闻名。

泸州市位于四川盆地南缘与云贵高原的过渡地带,地势北低南高。北部为河谷、低中丘陵。南部连接云贵高原、属大娄山北麓,为低山。东南紧靠云贵高原过渡褶皱边缘,西北远邻褶皱秦岭,近属川东褶皱带向南延伸逐渐倾没的地带,受褶皱影响甚微,地势平缓。境内浅丘密布,由于纬度较低,海拔相对高差大,地形地貌复杂,形成了许多有利于桂圆生长的河谷、浅丘小气候区,泸州桂圆多种于此。 泸州桂圆产区土壤多为沙溪庙组、自流井组等母岩风化而成的紫色土和沿“两江五河”台阶新、老冲积地,土壤矿物质养分丰富,胶体品质较好,形成了泸州桂圆独特的香味与口感。泸州境内长江自西向东横贯境内,沱江、永宁河、赤水河、濑溪河、龙溪河、习水河等交织成网,提灌方便,对发展泸州桂圆极为有利。泸州地处四川盆地南缘,是云、贵、川“热区金三角”组成部分,属川南暖区,北部具有准南亚热带气候特点,南部山区立体气候明显,泸州桂圆分布在北部河谷和低、中丘陵地区,气温较高,日照充足,雨量充沛,四季分明,无霜期长,温、光、水同季,季风气候明显。泸州桂圆能长期独存成为特产,且生育期长,特晚熟,固形物含量高,形成了泸州桂圆的优良品质,泸州也成为桂圆商品生产最北缘地区,是全国最晚熟的桂圆生产基地,属全国《特色农产品区域布局规划(2006—2015)》龙眼产业发展优势区。

自古以来,泸州便是桂圆种植的重要基地,其历史可追溯至汉代。在这片温润的土壤上,桂圆树历经岁月沧桑,见证了中华民族农业文明的发展历程。据史书记载,早在汉唐时期,泸州桂圆就已广为栽植,成为当时进贡朝廷的珍品。著名的文学作品如《南裔异物志》、《蜀都赋》等,都有对泸州桂圆的生动描绘,赋予了它浓厚的文化色彩。

泸州得天独厚的地理位置与气候条件,使得这里的桂圆品质尤为出众。地处亚热带湿润季风气候区,四季分明、雨量充沛,特别是夏秋两季阳光充足,极其适合桂圆的生长发育。其中,尤以泸州市江阳区的张坝桂圆林最为著名,这片世界罕见的千年古桂圆林,面积达6000余亩,万余株百年以上的老桂圆树在这里繁衍生息,构成了一幅生机勃勃的生态画卷。每年秋季,硕果累累的桂圆林犹如金色的海洋,吸引了众多游人前来参观、品尝,体验丰收的喜悦。

泸州桂圆以其果实硕大、肉质丰厚、清甜爽口、营养丰富著称,被誉为“果中神品”。其富含多种维生素和矿物质,对人体具有补益心脾、养血安神的功效,深受人们的喜爱。2010年,泸州桂圆成功获得中华人民共和国农业部颁发的农产品地理标志登记保护,标志着其品质和产地的独特性得到了权威认可。

每逢金秋时节,泸州还会举办盛大的桂圆文化旅游节活动,通过一系列丰富多彩的文化娱乐项目,展示泸州桂圆从种植、收获到加工制作的全过程,让游客在参与中深刻感受泸州桂圆所蕴含的传统文化和劳动人民的智慧结晶。同时,这也促进了当地经济的发展,提升了泸州桂圆的品牌影响力。

泸州桂圆不仅是一种天然的美食资源,更是一座连接古今的文化桥梁,它是泸州人民勤劳与智慧的象征,也是长江流域农耕文明的一颗璀璨明珠。每当我们品尝那一颗颗饱满的泸州桂圆时,仿佛可以咀嚼出流淌在华夏大地上的悠悠岁月与深深的乡土情怀。在未来,泸州桂圆必将继续以其独特的韵味和深远的文化影响,为世人讲述更加精彩动人的甜蜜传说。

全部留言

0
啊欧,还没有留言哦~
多果发布
发现 分享 生活
2847 话题
1 留言
0 关注
0 粉丝

资讯头条

更多 +
  • 1

    全国特质农品名录

    为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做好“特”字文章,打造高品质、有口碑的农业“金字招牌”的要求和国家质量兴农、绿色兴农和品牌强农战略部署,加快培育特色农业品牌,科学引导消费,及时指导生产,促进产销对接,更好地满足公众对特色优质农产品的个性化需求,农业农村部农产品质量安全中心于2020年10月开始开展全国特质农品登录工作,并制定了《特质农品登录技术规范(试行)》。所谓“特质农品”,是指产自特定产地环境条件,具有稳定且可感知、可识别、可量化的独特品质特征,具有一定生产规模,有稳定的供应量和消费群体,并经国家农安中心登录的农产品,其中农产品包括种植业和养殖业产品及其初加工产品。特质农品登录坚持“自愿申请、技术评价、信息公开、动态管理”和公益服务原则。根据《特质农品登录技术规范(试行)》规定程序,经县级农产品质量安全(优质农产品)工作机构推荐,地市级、省级农产品质量安全(优质农产品)工作机构审核,农业农村部农产品质量安全中心组织专家技术评审确认,并在中国农产品质量安全网公示,符合特质农品登录技术规范要求的相关农产品,则正式登录为特质农品,并纳入全国特质农品名录。农业农村部农产品质量安全中心后续进...
  • 2

    中国农耕农品记忆索引名录

    为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赓续农耕文明,开发农业多种功能、挖掘乡村多元价值的重要指示精神,推进乡村特色产业发展,充分展示独具农耕文化的乡村风貌、乡土特产和农耕资源,满足公众农耕农品传承与感悟体验需要,中国绿色食品发展中心开展农耕农品记忆索引名录征集工作。征集的农耕农品记忆索引名录,包括涵盖具有农耕文化记忆(印记)传承属性并源于种植养殖生产消费过程、彰显农业多种功能乡村多元价值、满足乡愁感知感悟感念,且具有独特生产、加工、贮藏、保鲜、消费、技艺与品质特性、风格特色的农产品及相关产品。农耕农品记忆索引名录征集,以覆盖区域范围内的农业生产经营主体、行业协会、技术机构等为主体(统称“申请单位”)。申请单位应当具有产地覆盖、全程质控、生产指导、消费引导、产销对接和农耕传承的能力。农耕农品记忆索引名录征集坚持“自愿申请、自行举证、自我承诺”原则。农耕农品记忆索引名录征集,按照主体申请、县级农业农村部门(或相关主管部门)审核,地市级和省级绿色食品(绿色优质农产品)工作机构审查,中国绿色食品发展中心组织专家审评后在中国绿色食品发展中心官网(国家绿色优质农产品公共信息平台)上公布,并以适当方式附送...
  • 3

    中国农产品品牌索引名录

    为深入贯彻关于“要把增加绿色优质农产品供给放在突出位置,狠抓农产品标准化生产、品牌创建、质量安全监管”“走质量兴农之路,要突出农业绿色化、优质化、特色化、品牌化”“加快培育优势特色农业,打造高品质、有口碑的农业‘金字招牌’”的重要指示精神,落细落小农业农村部有关两个“三品一标”工作的决策部署,探索构建常态化的农产品品牌年度储存记忆与公众查询索引名录,以实际行动促进品牌农产品产销对接与公共服务,推动绿色优质农产品实现既产得出、产得优,又卖的出、卖得好,中国绿色食品发展中心拟探索开展中国农产品品牌索引名录征集工作。农产品品牌索引名录征集,突出公益性服务,征集过程中国家中心不收取任何费用。凡纳入《中国农产品品牌索引名录》的农产品品牌,实行动态管理,由县级以上地方绿色食品(绿色优质农产品)工作机构加强跟踪评价和技术服务,帮助品牌拥有者完善管理制度规范,提升技术管理水平,发挥好品牌强农带动效应。凡不再符合索引名录征集条件和要求的,依规退出名录。中国农产品品牌索引名录征集,是一项通过培育知名品牌,服务乡村振兴,促进绿色优质农产品产销对接的新工作。经符合申请条件的农产品品牌合法拥有者“自愿申报...
  • 4

    国家农民合作社示范社

  • 5

    农业品牌精品培育计划(2022-2025年)

  • 6

    全国名特优新农产品名录

  • 7

    中国特色农产品优势区名单

  • 8

    概述:中欧地理标志保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