永乐艳红桃:讲述农品牌自己的故事

多果发布
发布于 2025-01-11 16:40:54
平台原创
浏览 17

关于永乐艳红桃,曾经还有一段佳话广为流传。据永乐乡水塘村村民樊俊国回忆,1986年秋,时任市委书记的李万禄到北京看望曾任贵州省省委书记的池必卿,池夫人许若冰见是贵州老熟人,就捧出一盘又红又大的桃子招待他。池老介绍说:“这叫燕红桃,是隔壁朱老总夫人康克清大姐送来的。康大姐家有个桃园,每年8月桃子熟了,康大姐都要摘一些送给邻居品尝。今天你有口福,正好碰上,快尝尝吧。”李万禄同志从没见过拳头大小的桃子,鲜红水灵,而且是朱老总园子里结的,又奇又羡。取来一个咬一口,又脆又甜又香。再一看,从皮到肉,通体鲜红。 赞赏之余,万禄同志脱口说:“要是贵阳能结出这样的桃子多美呀!”池老说:“也行!到冬天你们来,我带你们去康大姐家剪几个桃枝,你带回贵阳找人嫁接到本地桃树上,就能发芽开花结果,然后再培植推广,几年就成规模了。这样,既使农民增加收入,又让贵州人能吃到仙桃饱口福,岂不一举两得吗。”池老离开贵阳多年了,还如此关心贵州人民,使万禄同志十分感激。他听在耳里,记在心里。回到贵阳后,立刻把它当作富民强市的大事交给时任市委副书记的刘也强找人落实。 就这样,燕红桃走进了永乐乡。

20世纪80年代,永乐乡以种植粮食作物为主,只有少数人种植一些早熟桃。1986年秋,时任贵阳市委书记的李万禄将燕红桃嫁接到永乐乡早熟桃上。

20世纪90年代中期,永乐乡大面积种植桃树,建设桃园。

1995年,永乐乡水塘村大面积种植“燕红桃”,全村130家农户建起了2000亩燕红桃基地。

2003年7月,永乐艳红桃被命名为“永”牌艳红桃,同时被评为贵州省级优质农产品称号。

2012年08月03日,原中华人民共和国农业部正式批准对“永乐艳红桃”实施农产品地理标志登记保护。

2015年,永乐乡艳红桃种植面积达6000余亩,水果上市量达1000万公斤,引进了京艳桃、久保桃等10余个产品,产品已远销广东、重庆、云南等地。

2015年,南明区永乐乡在该水塘村举行桃文化节。

2021年,永乐乡桃年产量达1.15万吨,实现产值0.7亿余元,为乡村振兴奠定了坚实的产业基础。

桃产业是永乐乡的优势产业,也是带动当地农民增收、促进乡村振兴的重要支撑。近年来,为加快果业现代化发展步伐,促进产业提质增效,南明区农业农村局指导永乐乡永乐村以“村社合一”形式,采取“村委会+合作社+农户+基地”运行模式,实施2022桃园提质增效项目500亩,项目围绕“永乐艳红桃”开展老果园管理,集成应用生态化栽培技术,通过增施有机肥、病虫害绿色防控、套袋等措施提高产量和品质,提升艳红桃综合产值,实现增产增收。

全部留言

0
啊欧,还没有留言哦~
多果发布
发现 分享 生活
2847 话题
1 留言
0 关注
0 粉丝

资讯头条

更多 +
  • 1

    全国特质农品名录

    为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做好“特”字文章,打造高品质、有口碑的农业“金字招牌”的要求和国家质量兴农、绿色兴农和品牌强农战略部署,加快培育特色农业品牌,科学引导消费,及时指导生产,促进产销对接,更好地满足公众对特色优质农产品的个性化需求,农业农村部农产品质量安全中心于2020年10月开始开展全国特质农品登录工作,并制定了《特质农品登录技术规范(试行)》。所谓“特质农品”,是指产自特定产地环境条件,具有稳定且可感知、可识别、可量化的独特品质特征,具有一定生产规模,有稳定的供应量和消费群体,并经国家农安中心登录的农产品,其中农产品包括种植业和养殖业产品及其初加工产品。特质农品登录坚持“自愿申请、技术评价、信息公开、动态管理”和公益服务原则。根据《特质农品登录技术规范(试行)》规定程序,经县级农产品质量安全(优质农产品)工作机构推荐,地市级、省级农产品质量安全(优质农产品)工作机构审核,农业农村部农产品质量安全中心组织专家技术评审确认,并在中国农产品质量安全网公示,符合特质农品登录技术规范要求的相关农产品,则正式登录为特质农品,并纳入全国特质农品名录。农业农村部农产品质量安全中心后续进...
  • 2

    中国农耕农品记忆索引名录

    为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赓续农耕文明,开发农业多种功能、挖掘乡村多元价值的重要指示精神,推进乡村特色产业发展,充分展示独具农耕文化的乡村风貌、乡土特产和农耕资源,满足公众农耕农品传承与感悟体验需要,中国绿色食品发展中心开展农耕农品记忆索引名录征集工作。征集的农耕农品记忆索引名录,包括涵盖具有农耕文化记忆(印记)传承属性并源于种植养殖生产消费过程、彰显农业多种功能乡村多元价值、满足乡愁感知感悟感念,且具有独特生产、加工、贮藏、保鲜、消费、技艺与品质特性、风格特色的农产品及相关产品。农耕农品记忆索引名录征集,以覆盖区域范围内的农业生产经营主体、行业协会、技术机构等为主体(统称“申请单位”)。申请单位应当具有产地覆盖、全程质控、生产指导、消费引导、产销对接和农耕传承的能力。农耕农品记忆索引名录征集坚持“自愿申请、自行举证、自我承诺”原则。农耕农品记忆索引名录征集,按照主体申请、县级农业农村部门(或相关主管部门)审核,地市级和省级绿色食品(绿色优质农产品)工作机构审查,中国绿色食品发展中心组织专家审评后在中国绿色食品发展中心官网(国家绿色优质农产品公共信息平台)上公布,并以适当方式附送...
  • 3

    中国农产品品牌索引名录

    为深入贯彻关于“要把增加绿色优质农产品供给放在突出位置,狠抓农产品标准化生产、品牌创建、质量安全监管”“走质量兴农之路,要突出农业绿色化、优质化、特色化、品牌化”“加快培育优势特色农业,打造高品质、有口碑的农业‘金字招牌’”的重要指示精神,落细落小农业农村部有关两个“三品一标”工作的决策部署,探索构建常态化的农产品品牌年度储存记忆与公众查询索引名录,以实际行动促进品牌农产品产销对接与公共服务,推动绿色优质农产品实现既产得出、产得优,又卖的出、卖得好,中国绿色食品发展中心拟探索开展中国农产品品牌索引名录征集工作。农产品品牌索引名录征集,突出公益性服务,征集过程中国家中心不收取任何费用。凡纳入《中国农产品品牌索引名录》的农产品品牌,实行动态管理,由县级以上地方绿色食品(绿色优质农产品)工作机构加强跟踪评价和技术服务,帮助品牌拥有者完善管理制度规范,提升技术管理水平,发挥好品牌强农带动效应。凡不再符合索引名录征集条件和要求的,依规退出名录。中国农产品品牌索引名录征集,是一项通过培育知名品牌,服务乡村振兴,促进绿色优质农产品产销对接的新工作。经符合申请条件的农产品品牌合法拥有者“自愿申报...
  • 4

    国家农民合作社示范社

  • 5

    农业品牌精品培育计划(2022-2025年)

  • 6

    全国名特优新农产品名录

  • 7

    中国特色农产品优势区名单

  • 8

    概述:中欧地理标志保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