虾子小辣椒已有500多年的种植历史。相传十五世纪中叶的大量移民,勤劳的农民带来了辣椒种籽,凭借充足的日照、适宜的温差和优良的水质、土壤,经过世代的精心培植,辣椒在这里扎下根,并形成了自己的特色。
明末清初,随着资本主义的萌芽和商品经济的发展,农民对辣椒的种植开始从自给转向商品化生产。到清末,辣椒有了较高的声誉和广泛的影响,据《遵义府志》载,“遵义辣椒品质产量均较他处为优”。
新中国成立后,虾子小辣椒进行大规模的商品化生产。1957年,遵义县成为贵州省年产辣椒上万担的唯一县份,建立了出口小辣椒的生产基地。
从20世纪70年代中期开始,该县大抓多种经营,积极帮助产区农民选育良种,推广先进栽培技术,成为中国传统的出口免检农副产品之一。
2003年5月中国国务院副总理回良玉来虾子镇考察辣椒产业时盛赞“小辣椒,大产业”。2005年8月,虾子镇被中国食文化研究会授予“中国辣椒之都”称号,进一步提升了虾子辣椒在全国的品牌形象。
2016年,遵义县虾子辣椒种植面积200万亩,年交易干椒18万吨,年交易产值30多亿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