彬州大晋枣栽培历史久远,3000多年前的《诗经·豳风·七月》中就有 “八月剥枣,十月获稻”的记载。相传,春秋战国时期,秦国和晋国为了各自的利益,谋求和解,晋献公将女儿嫁给秦穆公,史称“秦晋之好”。结婚时,晋献公把该国的特产枣树送给女儿做嫁妆,带到秦国,从此晋枣便在秦国的彬县、长武等地生根,开花,成为传世佳品,流传至今。彬县境内有四、五百年树龄的古枣树,仍枝繁叶茂,硕果累累。
2011年12月20日,中华人民共和国农业部批准对“彬州大晋枣”实施农产品地理标志登记保护。
2016年,彬州大晋枣总生产面积为1.5万亩,年产量1000吨。
近年来,陕西彬州大晋枣田园综合体以大晋枣产业链为主导核心,以果园、绿道、社区为空间载体,建设农村生产生活生态“三生同步”、一二三产“三产融合”、农业文化旅游“三位一体”, 集绿色科技示范、农事体验休闲、生态循环养生等多功能复合型的、国家农村三产融合试验示范区、西北地区现代大晋枣田园综合体、关中平原农耕创意休闲集聚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