桂平市内最早种植荔枝的是麻垌镇,该镇种植历史悠久,麻垌镇何村何裕贵屋前的一棵荔枝树,种于明万历年间,已400多年历史。麻垌镇白石村有四五百年树龄的老荔枝树5株。明代王象晋新编著的《群芳谱》具体地将桂平麻垌南乔、西岸的黑叶荔作了记述。清代末年,桂平县内诗人崔肇琳特地将他作的诗集取名为《扶荔轩诗存》。
1995年,桂平市被命名为“中国荔枝之乡”。20世纪80年代初期,中国外交部曾指定采购麻垌荔枝作为国礼空运到朝鲜人民共和国,送给金日成主席亲口品尝。1980年以后,麻垌荔枝发展速度加快,主产区麻垌镇丰年产量超600万公斤。现桂平已成为广西最大的荔枝商品生产基地之一,产品畅销区内外和港澳以及东南亚等地。
2012年,麻垌镇被命名为“广西麻垌荔枝之乡”。同年08月03日,原中华人民共和国农业部正式批准对“麻垌荔枝”实施农产品地理标志登记保护。
2016年底,桂平市26个乡镇每个乡镇都种植有荔枝,荔枝种植面积16140平方公顷(其中3400平方公顷为荔枝无公害生产基地),产量52350吨,约占全市水果面积、产量的50%。
2021年12月22日,农业农村部农产品质量安全中心发布,麻垌荔枝列入“2021年第三批全国名特优新农产品名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