柑橘特产圈

柑橘特产圈

特产馆:柑橘馆
143
话题 155
柑橘,源自中国,属于芸香科柑橘属的一类植物,是世界上最重要的水果种类之一,包含了橘、柑、橙、柚、枳等多种类型和无数品种。柑橘家族成员多样,如砂糖橘、金橘、蜜橘、脐橙、血橙、葡萄柚、柚子、柠檬、枸橼等,它们的果实大小、形状、颜色、滋味各异,有的皮薄易剥,有的果肉饱满多汁,有的芳香宜人,有的酸甜适度,有的富含特殊香气。柑橘类水果营养丰富,含有大量的维生素C、胡萝卜素、类黄酮和其他有益健康的微量元素,具有抗氧化、增强免疫力、改善消化系统等多种健康效益。柑橘不仅作为鲜食水果广受欢迎,还在食品加工、饮料制造、香料提取、精油制作等方面有着广泛应用,同时也承载了丰富的文化内涵和历史记忆。
  • 西凤脐橙:讲述农品牌自己的故事

    西凤脐橙:讲述农品牌自己的故事

    西凤脐橙的历史可以追溯至上世纪六十年代初,是勤劳智慧的西充人民在与自然和谐共生的过程中精心培育出的地方特色农产品。据记载,早在上世纪60年代,西充县凭借其优越的地理气候条件,土壤肥沃且雨量充沛,开始了对柑橘品种的大胆探索和改良工作。在这片被大自然眷顾的土地上,科研人员和果农们经过不懈的努力,成功选育出了皮薄肉厚、无核化渣、汁多味浓的优质脐橙品种——西凤脐橙。其名“西凤”,寓含了源自西充之地,并希望如同凤凰涅槃般带来丰收与繁荣的美好愿景。随着时间的推移,西凤脐橙逐渐在国内外市场上崭露头角,于2003年在中国(上海)第七届名特优果品展销会上荣获“中华名果”称号,从此声名远播。这一荣誉的背后,不仅凝聚着西充人民世代传承的农业种植智慧,也体现了中国现代农业科技的发展成果。西凤脐橙的历史文化故事还体现在它对地方经济和社区文化的深远影响上。每年的收获季节,当地都会举办盛大的采摘节庆活动,吸引各地游客前来体验采摘乐趣,感受农家风情,促进了乡村旅游和地方经济的发展。同时,西凤脐橙作为西充县的一张亮丽名片,不断丰富和发展了当地的农耕文化和地域品牌。历经半个多世纪的风雨洗礼,西凤脐橙从一个地方特产发...
    查看详情 >>
    多果发布
    发布于 2024-12-15
    浏览 21
  • 象山红柑桔:讲述农品牌自己的故事

    象山红柑桔:讲述农品牌自己的故事

    早在宋代时,象山县的柑桔已作为贡品进行上贡,在《道光志》中就有“树高一二尺,结子繁密,宋时入贡,象山特产也。”南宋《橘录》中也有记载,后在明代嘉靖《浙江通志》和清代《康熙县志》、《乾隆志》中均有相关描述;到民国,《象山县志》中已记录有柑桔品种10余个,民国初期开始规模化栽培。象山红柑桔是象山县传统名果,具有外形美丽、果皮光滑、着色漂亮、果形端正、品质优良、坐果性能好及耐贮藏等特点。2000年12月,浙江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果树专业组专家经实地考察,一致认为,该品种表现为结果性能好,丰产、稳产,外观好、品质佳,是一个优良的中晚熟柑橘新品种,通过了省品种审定委员会的品种认定。随之先后被授予“中华名果”,中国国际农业博览会“名牌产品”,被国家农业部种植业司推荐为全国推广柑桔品种,全县已推广面积2.6万亩。2002年通过省级绿色农产品基地认证。2003年获“中华名果”、浙江省名牌产品等称号。2011年12月15日,原中华人民共和国农业部正式批准对“象山红柑桔”实施农产品地理标志登记保护。2019年,象山县从事柑橘种苗产业的橘农有200多户,象山全县柑橘总面积约为11.6万亩。2020年...
    查看详情 >>
    多果发布
    发布于 2024-12-18
    浏览 19
  • 杨桥朱红桔:讲述农品牌自己的故事

    杨桥朱红桔:讲述农品牌自己的故事

    杨桥朱红桔的存在不仅仅是当地的物产瑰宝,更是一部鲜活的历史篇章,承载着杨桥人民世世代代的辛勤耕耘与文化记忆。杨桥朱红桔的种植史可以追溯到百余年前,这个古老而美丽的江南小镇早在宋代就已经形成,并随着时光荏苒,逐步发展成为繁荣的经济商埠。杨桥地区的土壤肥沃、水源丰富,加上四季分明的温润气候,为朱红桔提供了得天独厚的生长环境。村民们充分利用这一自然资源,精心栽种和培育出了果大色红、皮薄肉厚、汁多味醇的朱红桔,使之成为了地方特色显著的农产品。朱红桔在当地不仅仅是一棵树、一个果实那么简单,它象征着勤劳和智慧,见证了杨桥人的生活变迁与产业发展。每逢金秋时节,漫山遍野的桔林披上了鲜艳的红色盛装,仿佛大地母亲编织的锦绣画卷,映衬出杨桥人对丰收的期盼和对生活的热爱。不仅如此,杨桥朱红桔的采撷过程已演化成了一种富有仪式感的文化活动,包括了采摘、品尝、交流和庆祝等多个环节,体现了浓厚的乡土文化气息。近年来,当地政府深挖杨桥朱红桔的历史文化底蕴,积极推广这一国家地理标志产品的知名度和影响力。例如,举办杨桥朱红桔采摘文化旅游节,吸引了众多游客前来参与,既促进了乡村旅游的发展,又提升了地方品牌的市场竞争力。...
    查看详情 >>
    多果发布
    发布于 2024-12-21
    浏览 15
  • 江津广柑:讲述农品牌自己的故事

    江津广柑:讲述农品牌自己的故事

    江津是中国柑橘发源地之一,有着2000多年的种植历史。《古代的巴蜀》记载:“巴蜀的林木,秦汉时已驰名全国。经济林木以柑桔栽培最为发达。为了管理柑桔的销售,西汉政府在江州(江津、巴县等县)胸忍(云阳)和鱼腹(奉节)设有桔官。”由此可知,江津早在秦汉时代就有大面积柑桔栽培。东晋时期尚兴旺发达。到了明清仍“蔚然成林,出产大宗。”光绪三十二年(1906年),《江津乡土志》载:“一曰柑,津产有四种,广柑形质圆大如杯,色黄昧甘多汁,用石花糠壳藏之,可经年不坏”。清康熙至乾隆年间(17-18世纪),重庆江津开始栽培广柑,清乾隆三十一年(1766年),《江津县志》记载:“《华阳国志》江州有柑桔……今邑颇出柑桔”。民国十一年(1922年),《江津县志》载:“柑一名木奴。邑中出产颇多,附城沿江蔚然成林皆是,亦出产大宗也”。1953年,据西南农业科学研究所、四川省江津园艺试验站(后称四川省果树研究所)作的《江津甜橙栽培情况调查报告》“江津甜橙(即广柑)的来源,是清康熙年间(1662-1722年)由广东传入,因而称为广柑。”2002年始,江津区调整产品结构,把区域化布局、规模化种植、专业化生产、产业化经...
    查看详情 >>
    多果发布
    发布于 2024-12-23
    浏览 8
  • 黔阳脐橙:讲述农品牌自己的故事

    黔阳脐橙:讲述农品牌自己的故事

    洪江市农耕文明形成较早,据洪江市岔头乡高庙遗址发掘证实,距今达7400年,并且柑桔栽培历史悠久,史载秦汉时就有柑桔栽培。唐天宝年间(748年—756年)著名诗人王昌龄被贬任龙标(洪江市唐时称龙标县)县尉时,留下来“醉别江楼橘柚香,江风引雨入舟凉”(《送魏二》)、“楚国橙橘暗,吴门烟雨愁”(《送李濯游江东》)、“冬夜觞离在五溪,青鱼雪落鲙橙齑”(《送程六》)等诗句,可见当时民间柑桔栽培已相当繁盛。明清以来黔阳柑桔已是美名远播,明《湖广志》记载:“沅州出枣柿,黔阳出橙柿”,清《三长物斋丛书》记载:“橘出武陵,今黔阳有之”。清同治十三年(1874年)版《黔阳县志·市镇考》记载:黔阳“柑橘、枣、栗之品实繁味别,亦他邑不能及,故人争趋焉”;卷六记载境内托口镇河州“金橘味甚甘美”。民国二十五年(1936年)《湖南各县物产概况》述说黔阳县“橙子品极佳美”。洪江市是较早引进脐橙栽培的县(市),1972年,安江农校就引种了华盛顿脐橙,鲁宾逊脐橙,但由于结果性能较差和技术跟不上,所以没能大面积推广。1990年,洪江市从华中农大引进纽荷尔、福本、卡拉卡拉、朋娜、奈维林娜、铃木、清家等脐橙品种,试种筛选...
    查看详情 >>
    多果发布
    发布于 2024-12-27
    浏览 8
  • 兴山锦橙:讲述农品牌自己的故事

    兴山锦橙:讲述农品牌自己的故事

    自古以来,兴山地区以其适宜的气候、肥沃的土地和丰富的水资源为柑橘种植提供了理想的环境,从而孕育出了这一享誉全国的优质果品。据史料记载,兴山地区的柑橘栽培历史可追溯至汉代甚至更早时期。1862年以后,随着农业科技的发展与改良,当地农民对柑橘品种进行了精心选育和培育,最终形成了具有鲜明地方特色的“兴山锦橙”。这种橙子以其色泽鲜艳如锦、皮薄肉厚、汁多味美、酸甜适中且香气浓郁的特点深受消费者喜爱。在漫长的历史进程中,兴山锦橙不仅成为了当地农业经济的重要支柱,也逐渐融入了当地的民俗文化和生活习俗之中。每逢丰收季节,村民们会举办庆祝活动,通过采摘、品尝和分享锦橙来表达对大自然的敬畏与感恩,同时增进邻里间的情谊。此外,兴山锦橙还曾作为朝廷贡品进献给皇室,进一步提升了其在国家层面的地位和影响力。进入现代,兴山锦橙在科技力量的支持下,品质不断提升,品牌知名度日益增强。2007年,兴山锦橙被授予全国农产品地理标志,这是对其独特品质和地域特色的权威认可。如今,兴山县将锦橙产业作为推动乡村振兴和绿色生态发展的重要抓手,通过科学管理、技术推广以及市场开拓等手段,让这一古老的水果品种焕发出新的生机与活力。兴...
    查看详情 >>
    多果发布
    发布于 2024-12-16
    浏览 7
  • 阳朔金桔:讲述农品牌自己的故事

    阳朔金桔:讲述农品牌自己的故事

    阳朔金桔不仅以其独特的口感和营养价值赢得人们的青睐,更承载着深厚的历史文化底蕴和世代相传的故事。阳朔金桔的历史可追溯至千年之前,早在古代文献记载中就有对金桔的赞美之词。阳朔县凭借漓江流域优越的地理环境与适宜的气候条件,成为金桔种植的天然宝地。阳朔金桔历经数个朝代的繁衍生息,逐渐发展成当地的一大特色产业,并在清朝同治年间达到鼎盛,尤其是在阳朔白沙镇一带,金桔产量丰饶,使之赢得了“金桔之乡”的美誉。流传在当地民间的故事中,阳朔金桔被视为吉祥之物,每逢新春佳节,家家户户都会摆上几盘金灿灿的金桔,以此祈求来年五谷丰登、家庭和睦、吉祥如意。这种习俗反映出了阳朔人民对生活的热爱和对美好未来的向往,同时也让金桔成为了寄托情感和文化记忆的重要载体。阳朔金桔不仅在民间风俗中占据重要地位,还在文学艺术作品中留下了深刻的印记。不少诗词歌赋中描绘了金桔的美丽景致,将其比作熠熠生辉的黄金宝石,或是寓言化为人生哲理的象征,进一步丰富了阳朔金桔的文化内涵。随着时代的发展,阳朔金桔的种植技术和品种不断改良优化,其优良品质得到了国际市场的广泛认可。当地政府积极推广金桔产业,举办金桔文化节等活动,一方面展示了阳朔金...
    查看详情 >>
    多果发布
    发布于 2024-12-24
    浏览 6
  • 三湖红桔:讲述农品牌自己的故事

    三湖红桔:讲述农品牌自己的故事

    三湖地区种植橘、橙历史悠久。据《梅氏族谱》记载,东汉光武帝建武年间(25—55年)梅义贞由吴门(今江苏苏州市)徙居莲湖拓基建村,并开始种植橘、橙。考西晋张华(232—300年)所著《博物志》记载“橘柚类甚多,柑、橙、枳皆是,豫章郡出其真者”。按晋代行政地理区划,豫章郡辖16县,地域范围相当于今南昌,新建、永修、进贤等县。这些县中除新淦、清江(赣江故道,今袁河以东部分晋代亦属新淦)之外尚未见种植柑橘、橙的记载,由此可见三湖红桔栽培的起始年代,可追溯到西晋时期,至少有1700余年的历史。三湖红桔在宋朝已列为贡品进贡朝廷,南宋诗人范成大就写过《清江道中桔园甚夥》一诗,诗中有句云:“芳林不断清江曲,倒影入江江水绿”,此诗所描述的是三湖一带桔林的繁茂景象。另据清道光版《新干县志》记载,南宋端平年间(1234—1236年)三湖民间即有"松毛绿豆藏桔,可以久留"的柑桔储藏保鲜经验。由此可知,当时三湖一带柑桔生产十分兴盛,栽培面积和产量相当可观。《新干县志》记载:明朝陈日贞有诗赞:花吐园林别有香,维橙维橘蔼春芳。直待秋来成果实,厥包赐贡献皇王。另明朝翼雷诗:春来到处发奇花,橙橘逢时吐翠华,记取合...
    查看详情 >>
    多果发布
    发布于 2024-12-25
    浏览 4
  • 梧州砂糖桔:讲述农品牌自己的故事

    梧州砂糖桔:讲述农品牌自己的故事

    梧州柑桔栽培历史悠久,根据《梧州府志》(1631年)记载,梧州自古就有种植柑桔的习惯。梧州砂糖桔(橘)是梧州具有地方特色的优质品种。长期以来,梧州科技人员从该地栽培品质特优异的砂糖桔植株中,优选枝条,嫁接到酸桔等砧木上繁殖苗木。20世纪九十年代后,梧州砂糖桔种植扩大,按《农业部行业标准NY/T869—2004沙糖橘》和广西地方标准《沙糖桔生产技术规程》(DB45/T312-2005)生产。2006年1月,梧州砂糖桔作为自治区农业厅指定果品送广西壮族自治区十届人大四次会议代表品尝。2015年,梧州砂糖桔种植面积将推广至23000公顷,产量52.5万吨。近年来,梧州市委、市政府始终将砂糖桔列为农业特色产业进行重点发展。在自治区党委、政府的高度重视和自治区农业厅等有关部门的大力扶持下,梧州的砂糖桔产业得以迅猛发展,一跃成为梧州市种植面积最大、产量最多的优质水果品种。砂糖桔产业已成为梧州市规模最大农业优势产业,成为农民增收的重要支柱之一,是广大农民朋友名副其实的甜蜜事业,梧州市已成为广西最大的砂糖桔生产基地。梧州市的岑溪市筋竹镇、苍梧县大坡镇、藤县塘步镇发展势头最猛,已经成为砂糖桔专业镇...
    查看详情 >>
    多果发布
    发布于 2024-12-26
    浏览 2
  • 圈子粉丝

    更多+
    还没有粉丝哦~

    资讯头条

    更多 +
  • 1

    全国特质农品名录

    为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做好“特”字文章,打造高品质、有口碑的农业“金字招牌”的要求和国家质量兴农、绿色兴农和品牌强农战略部署,加快培育特色农业品牌,科学引导消费,及时指导生产,促进产销对接,更好地满足公众对特色优质农产品的个性化需求,农业农村部农产品质量安全中心于2020年10月开始开展全国特质农品登录工作,并制定了《特质农品登录技术规范(试行)》。所谓“特质农品”,是指产自特定产地环境条件,具有稳定且可感知、可识别、可量化的独特品质特征,具有一定生产规模,有稳定的供应量和消费群体,并经国家农安中心登录的农产品,其中农产品包括种植业和养殖业产品及其初加工产品。特质农品登录坚持“自愿申请、技术评价、信息公开、动态管理”和公益服务原则。根据《特质农品登录技术规范(试行)》规定程序,经县级农产品质量安全(优质农产品)工作机构推荐,地市级、省级农产品质量安全(优质农产品)工作机构审核,农业农村部农产品质量安全中心组织专家技术评审确认,并在中国农产品质量安全网公示,符合特质农品登录技术规范要求的相关农产品,则正式登录为特质农品,并纳入全国特质农品名录。农业农村部农产品质量安全中心后续进...
  • 2

    中国农耕农品记忆索引名录

    为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赓续农耕文明,开发农业多种功能、挖掘乡村多元价值的重要指示精神,推进乡村特色产业发展,充分展示独具农耕文化的乡村风貌、乡土特产和农耕资源,满足公众农耕农品传承与感悟体验需要,中国绿色食品发展中心开展农耕农品记忆索引名录征集工作。征集的农耕农品记忆索引名录,包括涵盖具有农耕文化记忆(印记)传承属性并源于种植养殖生产消费过程、彰显农业多种功能乡村多元价值、满足乡愁感知感悟感念,且具有独特生产、加工、贮藏、保鲜、消费、技艺与品质特性、风格特色的农产品及相关产品。农耕农品记忆索引名录征集,以覆盖区域范围内的农业生产经营主体、行业协会、技术机构等为主体(统称“申请单位”)。申请单位应当具有产地覆盖、全程质控、生产指导、消费引导、产销对接和农耕传承的能力。农耕农品记忆索引名录征集坚持“自愿申请、自行举证、自我承诺”原则。农耕农品记忆索引名录征集,按照主体申请、县级农业农村部门(或相关主管部门)审核,地市级和省级绿色食品(绿色优质农产品)工作机构审查,中国绿色食品发展中心组织专家审评后在中国绿色食品发展中心官网(国家绿色优质农产品公共信息平台)上公布,并以适当方式附送...
  • 3

    中国农产品品牌索引名录

    为深入贯彻关于“要把增加绿色优质农产品供给放在突出位置,狠抓农产品标准化生产、品牌创建、质量安全监管”“走质量兴农之路,要突出农业绿色化、优质化、特色化、品牌化”“加快培育优势特色农业,打造高品质、有口碑的农业‘金字招牌’”的重要指示精神,落细落小农业农村部有关两个“三品一标”工作的决策部署,探索构建常态化的农产品品牌年度储存记忆与公众查询索引名录,以实际行动促进品牌农产品产销对接与公共服务,推动绿色优质农产品实现既产得出、产得优,又卖的出、卖得好,中国绿色食品发展中心拟探索开展中国农产品品牌索引名录征集工作。农产品品牌索引名录征集,突出公益性服务,征集过程中国家中心不收取任何费用。凡纳入《中国农产品品牌索引名录》的农产品品牌,实行动态管理,由县级以上地方绿色食品(绿色优质农产品)工作机构加强跟踪评价和技术服务,帮助品牌拥有者完善管理制度规范,提升技术管理水平,发挥好品牌强农带动效应。凡不再符合索引名录征集条件和要求的,依规退出名录。中国农产品品牌索引名录征集,是一项通过培育知名品牌,服务乡村振兴,促进绿色优质农产品产销对接的新工作。经符合申请条件的农产品品牌合法拥有者“自愿申报...
  • 4

    国家农民合作社示范社

  • 5

    农业品牌精品培育计划(2022-2025年)

  • 6

    全国名特优新农产品名录

  • 7

    中国特色农产品优势区名单

  • 8

    概述:中欧地理标志保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