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今誉满八桂、名扬四海的融水糯米柚,不仅仅是一种口感醇厚、营养价值极高的水果,更是融水苗乡人民智慧与汗水的结晶,承载着一代代人辛勤耕耘的深深记忆,编织出了一部与自然共生、文化传承互动的历史故事。
据《融县志》记载,融水糯米柚的种植历史始于清朝乾隆年间(公元1755年)。在那远离喧嚣的群山峻岭之间,勤劳智慧的苗族、侗族人民凭借对土地的敬畏与对自然规律的深刻理解,发现并培育出了这种具有独特风味和营养价值的柚子品种。从最初的野生柚树到人工种植,再到今天的规模化生产,融水糯米柚见证了苗乡人民对绿色农业的执着追求和不断探索。
融水糯米柚之所以能够在众多柚类品种中脱颖而出,得益于融水大苗山的特殊地理环境与气候条件。这里山清水秀,四季分明,土壤肥沃,湿度适宜,充足的阳光和适度的温差共同催生了糯米柚皮薄肉嫩、汁多味甜、果肉蜜黄晶莹的独特品质。正是这样的天时地利,使得融水糯米柚不仅外观诱人,内在品质也极为出众,成为了公认的柚中珍品,是广西六个柚类生产优势区之一。
随着历史车轮的滚滚前行,融水糯米柚不仅没有淹没在时间的洪流中,反而在21世纪迎来了全新的发展机遇。当地政府与民众携手,大力推进融水糯米柚的无公害、绿色、有机生产技术,严格把控产品质量,使得这一古老品种焕发了新生。同时,依托国家地理标志产品的认定,融水糯米柚的品牌效应日益凸显,产品销量逐年攀升,远销全国各地,甚至出口至东南亚及欧美等地,极大地推动了地方经济的发展,实现了农业文化遗产与现代市场经济的深度融合。
融水糯米柚,这一镌刻着苗山风情与农耕智慧的水果,是融水人民世代传承的宝贵财富,是自然与人文相互交融的历史见证。它不仅滋养着一方水土,丰富了人们的餐桌,更承载着苗乡儿女的期盼与梦想,传承着中华民族尊重自然、和谐共生的生态文明理念。在未来的发展道路上,融水糯米柚将以其独特的魅力和深厚的文化底蕴,继续讲述着从山间田野走向世界的精彩故事,不断书写着新时代乡村振兴的新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