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葡萄属水果种植历史悠久,根据资源地区首部地方志《西延轶志》记载,清道光二十年(1840年),资源县已有葡萄栽培。
2002年,资源县引种160亩美国红提,当年实现了亩产值8000元至12000元的良好经济效益。此后每年的红提种植以中峰乡大庄田村示范园为中心迅速向周边村屯发展。为了拉长红提产业链,资源县共筹措资金490余万元,建成了集种植、观光、旅游、休闲为一体的2千米红提观光大长廊,并在红提观光大长廊附近的红提园内建成了5千米长的红提小长廊,建起了红提旅游观光园,并逐年延伸红提观光长廊。
2009年,红提种植成为了资源县继西红柿之后的又一亿元富民产业,成为广西和华南地区最大的优质红提生产基地,也是中国南方新兴红提产区。
2011年开始,资源县先后开发中峰乡大庄田红提生态长廊、车田乡石山底生态农业示范园等14个农业生态旅游园(点)项目,直接从业人员2110人,间接人业人员4080人。
2011年11月22日,中华人民共和国农业部批准对“资源红提”实施农产品地理标志登记保护。
2015年,资源红提种植规模达到6.38万亩,年产量9.8吨,年产值达6.17亿元。
近年来,桂林市资源县积极培育农产品公共品牌“资源红提”,并加快农业特色产业发展,资源县已成为广西最大的优质红提生产基地,也是我国南方地区优质红提生产基地,“资源红提”已经呈现出良好的品牌效益,未来也是实现品牌强农,产业兴旺,践行乡村振兴战略的良好保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