据彝族毕摩经书记载:远古时代,为了彝人的兴旺发达、幸福安康,上天授意人间请毕摩做法事,于是彝人先民用金银财宝做神枝、野兽野禽做祭牲;到了彝族毕摩黑毕始祖时代,改用铁杉树和山樱桃树做神枝、家畜家兽做祭牲;时至今日,众多彝族在请毕摩进行祈福、小孩出生等多种隆重法式时,都用甜樱桃树和铁杉树做成神枝、神柱、神枷、神叉、神财,同鸡、猪、羊、牛祭牲一起进行祭祀,祈求幸福安康,万事如意。甜樱桃树因此被人们称之为“吉祥之树、甜樱桃果实被人们称为“吉祥之果”。
20世纪80年代,已有人在越西尝试种植甜樱桃,但由于品种选育、栽培技术等原因,并未成功。
2003年,中央、四川省州农业专家到越西考察,认为这里的自然条件非常适宜种植甜樱桃。随后,越西农企引入甜樱桃,完全在自然生态环境下进行培育。经过3—5年成长期,最早种植的一批甜樱桃逐渐成熟。农企试种成功,为越西村民种植甜樱桃增收致富提振了信心。在其带动示范下,周围农户纷纷开始种植甜樱桃。经过逐年发展,农户种植热情逐渐升温,丁山乡、大花乡、大瑞乡、中所镇等20多个乡镇,都有农户种植甜樱桃。
2006年,越西县将甜樱桃种植业列入“十一五”经济发展计划,制定了特早熟甜樱桃生产基地建设长远发展规划,将甜樱桃产业作为促农增收的新的经济增长点来培育。
2012年,越西县甜樱桃苹果农民专业合作社成立。
2015年,越西县甜樱桃种植面积达1万亩,挂果2500亩,产量30多万斤,实现产值1200万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