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世纪九十年代初,毕节市七星关区大屯乡大河村就开始种植椪柑。该地通过合作社带动、技术指导、规范种植和连片打造,大河村的椪柑品质逐步提升。
2012年,针对毕节椪柑等地方特产,该地区政府制定出培训计划,组织专家对果农开展技术培训,并且还派人对外地栽种椪柑的技术进行考察。
2016年,毕节市田坎乡白沙河村村利用自身优势,发展乡村农特产品,规划种植了柑桔6800亩,其中椪柑3500亩,柳荷尔脐橙1320亩,脐橙1400亩,冬橙53亩,南枫密桔50亩。该基地与大屯乡大河村大河口的柑橘基地连成一片,都称之为“大河口椪柑”。
2017年,毕节市农产品销售联盟授牌及农产品产销售对接签约仪式在黔西北农产品电商物流园举行。4家农贸市场、8家大型场超市、93家经营户组成农产品销售联盟,共同推销毕节市农特产品,拓宽了“毕节椪柑”产品的销售渠道。
2017年9月1日,原中华人民共和国农业部批准对“毕节椪柑”实施国家农产品地理标志登记保护。
2018年,毕节椪柑产量达1000万斤左右。
沉甸甸的果实承载着果农们丰收的喜悦,近年来,毕节椪柑通过合作社带动、技术指导、规范种植和连片打造,椪柑品质逐步提升,有力助推了农民的增产增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