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过酥梨最早起源于东汉年代。
关于王过酥梨还有一段美丽的传说。相传当年刘秀战王莽时曾歇于王过护钟柏下,浓荫做风,顿觉身轻气爽,呼曰:“王之天伞矣!”靠柏而息,朦胧间一老者叩拜“老身柏仙,吾王圣明,此乃宝地,万无忽视,振兴汉宝,木上取利,娘娘有助,百姓出力。”说完化为轻烟而去,刘秀急追。猛醒,原来是南柯一梦,知是柏仙点化,便到娘娘庙前进香,求的一答“振兴汉宝,木上取利,繁衍成气”,此刻,贡桌上一个酥梨自动滚出贡盘落到刘秀身边。刘秀悟道“木上取利为梨,既于社稷有关,不可忽视”,于是立召村民,予以警示,先敬古柏,继而亲手栽树。王过酥梨园还有一块角地,相传是刘秀栽梨处。
1973年,当地从安徽砀山引进酥梨,首先在运城市泓芝驿镇王过村一带栽培,配以河北省鸭梨、雪花梨为受粉树种,培育出了王过酥梨。
1980年起,王过村党支部、村委会就带领群众响亮地吹起了“大栽梨树,大唱梨戏,大发梨财”的号角,使梨树面积由原来600余亩发展到3500亩,占总耕地面积80%,挂果率达到70%,酥梨生产纳入规模化生产的轨道。
1992年,王过酥梨在中国第一届农业博览会果品鉴评中,以99分的成绩名列全国酥梨品种第二名。
1994年,王过酥梨在全国果品鉴定会上被评为第二名。
1995年,王过酥梨在全国农业博览会上荣获金奖。
2013年12月30日,原中华人民共和国农业部正式批准对“王过酥梨”实施农产品地理标志登记保护。同年,王过酥梨总生产面积1333公顷,年总产量为5万吨。
2017年,盐湖区泓芝驿镇果园耕地面积是49000亩,王过酥梨的面积已经近40000亩。
王过酥梨发展很快,目前已成为运城市峨嵋岭一带农村经济发展的主导产业 ,栽植面积8万余亩,年总产量10万吨以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