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世纪90年代末,中国医学科学院药用植物研究所徐锦堂教授在略阳指导推广天麻有性繁殖技术,率先研究出采用“天麻种子与真菌共生萌发及生长机理和纯菌种拌播技术研究与应用”技术,即“两菌一果(种子)”技术,进行大规模的有性繁殖,由此在全国开创天麻有性繁殖大规模发展先河,该项技术获得2000年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略阳县充分利用天麻科研成果在1999年建成全国第一家专门生产蜜环菌、萌发菌的工厂,解决了中国天麻供应紧缺的局面。略阳县被国家民族医学会授予“全国天麻种植基地”称号。
2002年,“国际天麻学术研讨会”在汉中略阳召开。
2006年,略阳天麻基地首家通过国家药监局GAP认证
2009年09月21日,原国家质检总局批准对“略阳天麻”实施地理标志产品保护。
2013年,农业部《特色农产品区域布局规划(2013—2020年)》将略阳天麻列入天麻种植优势区域。
2016年,略阳县地存天麻总量占中国总量的25%,是中国最大的杜仲、天麻、猪苓基地县。
2019年与中国中医科学院中药研究所签订了《略阳县天麻、猪苓、黄精无公害种植技术研究及天麻、黄精品种认定项目合作协议》,开始建设无公害示范基地,并开展道地良种药材选育。
2020年“略麻1号”通过中药材新品种认定,标志着略阳天麻产业发展取得了又一新的重大进展。
近年来,略阳县以“建基地、抓示范、树龙头、创品牌”的思路,以“公司+合作社+农户”的产业化模式推动天麻种植基地规模化、规范化发展。在政策支持上,充分发挥专项资金引导作用,采取“先建后补、以奖代补”的方式对天麻规模种植、带动效果突出的经营主体进行奖补,实现点上突破、面上推进。在种植技术上,对栽培方式进行改进,规范栽培管理技术,同时推广天麻无公害种植技术,构建无公害种植标准体系,提升品牌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