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村年桔不仅是岭南地区最具代表性的春节民俗符号之一,更是中国传统文化中吉祥寓意与农耕智慧的生动体现。
追溯陈村年桔的历史,其种植始于宋朝,由于陈村地处珠三角地区,气候温暖湿润,土壤肥沃,十分适宜柑橘类果树生长。古人巧借自然之力,经过世代选育,终于创造出皮薄肉厚、色泽鲜艳、寓意吉祥的陈村年桔。据史书记载,陈村年桔因在春节期间果实恰好成熟,金黄满树,象征着富贵吉祥、年年有余,逐渐成为人们欢度新年、祈福纳祥的重要物品。
陈村年桔的民俗文化内涵极其丰富。在广东乃至华南地区,每逢农历新年,家家户户门前或室内都会摆放一盆挂满金色果实的年桔树,以此寄托对新的一年的美好期盼和祝福。尤其是在粤语文化中,“桔”与“吉”谐音,寓意吉祥如意,因此陈村年桔被视为传达新年祝福的最佳载体,形成了独具特色的年桔文化。每年中国国内市场近八成的年桔都产自陈村镇,是名副其实的“年桔故乡”。
据清代咸丰年间(1851年-1861年)编撰的《顺德县志》介绍:“陈村岁载花果出售诸郡,自汉例献龙眼、荔枝,宋贡异卉,盖由来已古。”20世纪30年代,有“百花村”之誉的弼教村种植128个花圃,其中金桔、四季桔和盆景等年桔品种销售到江浙一带以及香港等地。20世纪60年代,陈村年桔受欢迎程度在作家秦牧《花城》里可以见证。20世纪90年代中后期,陈村年桔种植发展到鼎盛时期,陈村镇年桔的种植面积有一万三千多亩,而当时陈村总共的耕地面积才两万三千亩左右。陈村年桔产品销往全国各地和东南亚地区。2011年,顺德区成立中国年桔文化研究会,将陈村年桔申遗工作提上议事日程。2018年,顺德区陈村年桔种植走专业化、规模化、集约化、科技化、现代化的新路线。通过控制开花期,种植出反季节的桔果。2019年12月,顺德区陈村镇成立年桔协会,依托陈村镇花卉特色小镇和“互联网+农业”模式,推动年桔产业转型升级,促进年桔产业标准化生产。
随着历史的车轮滚滚向前,陈村年桔的种植技艺和文化传播也与时俱进。20世纪以来,陈村政府和当地果农积极探索科学种植和标准化生产的道路,使得陈村年桔的品质逐年提升,产业规模日益壮大,成功注册为国家地理标志保护产品,成为陈村乃至顺德区的宝贵文化资源和经济支柱。
如今,陈村年桔不仅仅是当地农民的一项重要经济作物,更是中华传统文化传承和发扬的鲜活载体。每年的年桔文化节活动,不仅吸引了全国各地的游客慕名而来,感受这份独特的新年氛围,还通过丰富多彩的文化交流活动,将陈村年桔的历史、种植技术、民俗寓意等多元文化内涵展现在世人面前,成为中华文化宝库中一抹亮丽的色彩。陈村年桔的历史文化故事是一首赞美自然与人文和谐相处的长诗,它承载着岭南人民对生活的热爱、对自然的尊崇以及对传统文化的坚守,以其独特魅力和深厚底蕴,不断传承着中华民族的优秀文化基因,书写着新时代的华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