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乾隆五十五年(1790年),《永宁县志》对梨、桃等14种水果就有记载。
民国六年(1911年),《洛宁县志》在“卷二 土产 果属”记载“梨分为夏梨、秋梨、沙梨”。金珠果梨是从野生沙梨中选出来的优良品种,在洛宁山区房前屋后零星栽培时间很久,由于外观美丽、品质优良、风味独特、保健效果显著等,被该地群众称之为“沙梨王”。
2012年,洛宁推行金珠果农业标准化。
2013年,洛宁县适宜种植洛宁金珠果面积6770公顷,产量2万吨。2013年9月10日,原中华人民共和国农业部正式批准对“洛宁金珠果”实施农产品地理标志登记保护。
近年来,洛宁县提出了建设万亩金珠沙梨基地,打造“中国金珠沙梨之乡”的工作目标,大力实施“金果”扶贫工程,努力把金珠沙梨打造成为群众脱贫致富的特色金牌产业。截至目前,以关庙为核心,辐射带动全镇种植金珠沙梨面积达到1.3万亩,金珠果梨已成为群众脱贫增收的重要渠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