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Hi,晚上好,欢迎来到多果印象!
中国(示意图)
全国站
梨特产圈

梨特产圈

特产馆【梨馆】
103
话题 130
梨,属于蔷薇科梨属落叶乔木植物,在全球范围内广泛种植,尤其在亚洲、欧洲和美洲等地分布较多。梨树春季绽放洁白如雪的花朵,形成美丽的梨花景观,随后结出果实。梨的果实形状多样,通常呈葫芦状,一端稍大,外表皮颜色从绿色逐渐转为黄色或黄褐色,表面有时带有细微的麻点,成熟的梨肉质鲜嫩、多汁,口感爽脆或柔软,味道酸甜适口,富含多种维生素和矿物质。梨的种类繁多,如中国的鸭梨、雪花梨、砀山梨等,每种梨各有其特点,有的果皮薄而口感酥脆,有的则肉厚汁多,营养丰富。梨不仅可以直接食用,还可用于制作梨膏、梨醋、罐头及各种烹饪菜肴,具有清热化痰、润肺止咳的功效,在传统医学中备受推崇。
  • 特色农产品【文山他披梨】

    特色农产品【文山他披梨】

    文山他披梨是云南省文山壮族苗族自治州文山市特产,是沙梨的一种,因生长在文山市坝心乡他披村而得名,是坝心乡的特产,也是文山市主要经济林果之一,是云南文山坝心乡的"名片"之一。文山他披梨的栽培历史悠久,经过人们长期种植的改良和文山独特的生态环境,逐渐演变为文山特有的一种优质梨,其个大匀称,果形正,果皮碧绿,肉厚核小,肉色玉润,肉质脆嫩多汁,风味清香,酸甜爽口。披梨是沙梨的一种,文山他披梨因生长在文山市坝心乡他披村而得名,是坝心乡的特产,也是文山市主要经济林果之一。文山他披梨产区生态环境优越,环绕国家级自然保护区老君山东部,属于滇东南岩溶山原区,境内山峦起伏,坡地众多。主要以红壤、石灰岩土为主,红壤是全县面积最大的土壤,文山他披梨地域保护区的地层大部份是中生代三迭系,主要以红壤、黄棕壤、水稻土,地形和土质都适宜他披梨的种植。文山县处于滇东南低纬季风区,水量充沛。县境内河流主要是红河、珠江水系。保护区内森林覆盖率达全县的45%,宜牧草场广阔,水资源丰富,是文山盘龙河的主要源头之一,保证种植文山他披梨有充足的水资源。文山县海拔高低差异大,具有多种地形地貌和立体气候的特点。文山他披梨适宜种植...
    查看详情 >>
    多果发布
    发布于 2024-01-20
    浏览 2
  • 特色农产品【礼泉小河御梨】

    特色农产品【礼泉小河御梨】

    礼泉小河御梨是陕西省咸阳市礼泉县特产,又称小河梨、小河酥梨,具有“皮薄核小渣细糖度高”等优点,是中国国家农产品地理标志。小河御梨果肉白色,质细酥脆、汁多、味甜、品质上等,在该地更是有“小河梨,酥又甜,落在地上看不见”的歌谣。礼泉小河御梨果形端正,圆形或长圆形,果肩平,单果重180-200克左右;果面光滑淡黄,果肉洁白如玉;皮薄肉厚核小,质细无渣多汁,浓甜如蜜怡人。2017年4月20日,原中华人民共和国农业部正式批准对“礼泉小河御梨”实施农产品地理标志登记保护。礼泉小河御梨保护区域属小河流域两岸坡地,地势高亢,光照充足,上午日照西坡岸,下午日照东坡岸,加之两岸间的小湿地,形成独特的小气候。冬短冬暖、春早秋迟,积温高、光热资源丰富,年日照时数2215.6小时,年平均气温12.96℃左右,无霜期平均214天,年均降水量537毫米,雨热同季,与梨树喜光喜温喜多水的特性相符。产区内土壤类型主要为红垆土,土壤结构良好,土质疏松,保墒耐旱,土壤PH值为7.5,为梨树生长提供了较好的土壤条件。产区水资源丰富、水质好:生产区域内有小河水库1座、响石潭瀑布3叠、天然泉水4眼,水资源丰富,水质洁净,矿...
    查看详情 >>
    多果发布
    发布于 01-16 22:02
    浏览 1
  • 车头梨:讲述农品牌自己的故事

    车头梨:讲述农品牌自己的故事

    车头梨不仅是沂南县的骄傲,也是中国梨类水果中的一颗璀璨明珠,它承载着深厚的历史文化内涵,历经百年沧桑,始终以其独特的品质和传奇故事引人入胜。车头梨的种植历史可以追溯至明朝时期,其名称源于一则流传已久的民间故事。据传,在清朝年间,车头梨因其口感醇厚、滋味独特,被地方官员作为珍品进献给皇宫。当太后品尝后询问其名,官员看到太后乘坐的凤辇车头与梨子形态相似,临时应答曰“车头梨”,从此这个名字便流传开来,车头梨也因曾作为贡品而有了“贡梨”的雅号。车头梨主要集中在沂南县马牧池乡的西寺堡村一带种植,这里的土壤肥沃,气候适宜,四季分明,日照充足,为车头梨的生长提供了优越的自然条件。车头梨成熟后果实硕大饱满,皮薄肉细,汁多味甘,营养丰富,富含多种维生素和矿物质,具有润肺止咳、生津止渴、清热解毒的功效,深受消费者喜爱。车头梨的种植不仅是一项农业产业,更是沂南县的一项非物质文化遗产。当地居民世代传承种植技艺,遵循古法农耕,维护生物多样性,使得车头梨产业在历史长河中得以延续和发展。近年来,随着乡村振兴战略的深入推进,沂南县加大了对车头梨产业的扶持力度,通过建立标准化生产基地,加强品牌建设,推广绿色有机种...
    查看详情 >>
    多果发布
    发布于 01-04 05:40
    浏览 1
  • 广安蜜梨:讲述农品牌自己的故事

    广安蜜梨:讲述农品牌自己的故事

    广安蜜梨不仅仅是一段水果种植业的成功案例,更是一部记录了当地人辛勤耕耘与智慧创新的历史篇章。追溯至上世纪九十年代初,广安蜜梨的诞生源于一位有远见卓识的创业者——欧阳晓玲女士。1996年,用南方优质早熟梨为主栽品种,她在华蓥山脚下的禄市镇月亮坡村,亲手种下了第一棵蜜梨树苗,开启了这片土地与蜜梨不解之缘的序章。1995年,欧阳晓玲在广安代市镇农场租地20亩,进行黄花梨矮化、密植、早结、丰产栽培试验并获得成功。1996年,开发荒山坡瘠地14个山头,栽植梨树20万株。经过一年零三个月,建成了四川省种植规范、基础设施较为完善的3000亩黄花梨生态农业示范基地。这一壮举象征着当地农民向现代农业转型的决心和勇气,也是对邓小平同志倡导的改革开放精神的生动实践。广安蜜梨之所以能在短短数十年内享誉全国,并最终被载入国家梨产业品牌建设的“梨史”,得益于华蓥山特殊的地理位置和气候条件。这里的海拔高度在600至1000米之间,云雾缭绕,土壤富含矿物质,更有被誉为全国三大天池之一的华蓥山天池提供优质的灌溉水源。这些自然优势为广安蜜梨的优良品质奠定了基础。在随后的岁月里,广安蜜梨经历了由单一果树种植到现代化农...
    查看详情 >>
    多果发布
    发布于 2024-12-31
    浏览 1
  • 黄泛区黄金梨:讲述农品牌自己的故事

    黄泛区黄金梨:讲述农品牌自己的故事

    黄泛区这个名字,承载着中华民族与黄河搏斗、与自然共融的历史记忆,而黄金梨,则是这片土地在经历沧桑巨变之后,回馈给世人的一份甜美馈赠。黄泛区,作为历史上黄河多次决堤改道后的沉积平原,历经苦难与磨砺,土壤肥沃,生命力顽强。上世纪90年代,当地人民在治理和利用这片土地的过程中,从山东烟台果树研究所引进了黄金梨品种,并在此扎根繁衍。黄泛区的特殊气候和土壤条件,加之果农们的辛勤耕耘与科技改良,使得黄金梨在这里焕发出全新的生命活力,形成了独特的风味和卓越品质。2001年,黄泛区农场开始大面积栽植,发展到26.7公顷。2004年,黄泛区以“公司+农户”的形式发展,种植黄泛区黄金梨已超过667公顷,带动周边农村发展梨树133公顷。2004年4月,黄泛区农场被确定为“农业部无公害农产品示范基地农场”。2006年4月,黄泛区农场被中国绿色食品发展中心和中国绿色食品协会命名为“绿色农业示范区建设单位”。2009年,河南省农业厅开始实施标准化果园建设,借此契机对黄泛区黄金梨的果园规划和田间管理进行正规化、科学化运作,从而提升果品的品质及档次。黄金梨在黄泛区的落地生根并非偶然,它是这片土地由荒芜向繁荣转变...
    查看详情 >>
    多果发布
    发布于 2024-12-26
    浏览 1
  • 蒙城篱笆黄花梨:讲述农品牌自己的故事

    蒙城篱笆黄花梨:讲述农品牌自己的故事

    蒙城篱笆黄花梨的历史故事,犹如一部生动的农业文化长卷,讲述了人与自然和谐共生、世代传承与创新发展的生动历程。蒙城篱笆黄花梨的种植历史可追溯至数百年前,这里的沙壤土质、充足的阳光以及适宜的气候条件,为黄花梨的生长提供了得天独厚的环境。古时候,蒙城的先民们就在自家的篱笆旁种植黄花梨,日复一日,年复一年,黄花梨从普通的果树,逐渐成为了蒙城人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承载着他们的辛勤付出和丰收的喜悦。黄花梨因其果实金黄诱人、口感酥脆、汁多味甜而深受喜爱。在漫长的历史岁月中,蒙城人积累了丰富的黄花梨种植经验和独特的加工技艺,比如黄花梨酒、黄花梨蜜饯等传统美食,不仅满足了口腹之欲,也成为了维系亲情、友情的纽带,承载着浓浓的乡愁和美好的祝愿。蒙城篱笆黄花梨的历史故事也体现在地方民俗活动中。每逢黄花梨丰收季节,当地会举行黄花梨文化节,通过采摘、品鉴、交易等一系列活动,不仅促进了黄花梨产业的发展,更传承了农耕文明和地方文化。那些百年以上的黄花梨老树,更是成为了历史的见证者,它们静静地矗立在田野间,述说着一代代蒙城人与黄花梨的不解之缘。随着现代农业科技的发展,蒙城篱笆黄花梨的品质不断提升,品牌影响力逐...
    查看详情 >>
    多果发布
    发布于 2024-12-12
    浏览 1
  • 呈贡宝珠梨:讲述农品牌自己的故事

    呈贡宝珠梨:讲述农品牌自己的故事

    呈贡宝珠梨在呈贡已有900多年的栽培历史。相传为宋代高僧宝珠和尚到鄯阐(今昆明)讲经,带来了产于洱海一带的大理雪梨树苗,与呈贡所产的一种优质本土梨树嫁接,在呈贡特有的低纬高原、“冬无严寒、夏无酷暑、干湿分明、四季如春”的自然气候和玄武岩红壤等特别适宜种植水果的环境滋润下,经过当地百姓精心培育而成,成为名果。吃果不忘栽树人,这梨就叫“宝珠梨”以纪念高僧。据说元朝初年,云南地方官员把宝珠梨进贡给朝廷,皇帝吃了赞不绝口,便要年年进贡,并赐名出产宝珠梨的地方为“呈贡”,“呈贡县”因此得名。1994年 ,呈贡栽培面积4.5公顷,产量7000吨。晋宁、会泽、宣威等县市也有少量栽培。在2005年9月,“呈贡宝珠梨”在国家工商行政管理总局商标局成功注册,成为云南省首个获得国家地理证明商标注册的果品类品牌,是呈贡县重点打造的五大品牌之一。2006年9月获第二届昆明国际农业博览会优质农产品金奖。2010年3月10日获昆明名牌产品荣誉证书。2012年,原中华人民共和国农业部正式批准对“呈贡宝珠梨”实施农产品地理标志登记保护。2013年,原国家质检总局批准对“呈贡宝珠梨”实施地理标志产品保护。近年来,呈...
    查看详情 >>
    多果发布
    发布于 2024-12-09
    浏览 1
  • 文登砂梨:讲述农品牌自己的故事

    文登砂梨:讲述农品牌自己的故事

    文登砂梨,以其悠久的历史、卓越的品质和深厚的文化底蕴,在华夏大地上传承了千年的甜蜜故事。文登砂梨的历史可以追溯至古代。这片位于胶东半岛东部的土地,因气候温和湿润、光照充足、土壤肥沃且富含矿物质,自古以来便是果树种植的理想之地。据史书记载,早在明清时期,文登地区就开始大规模种植砂梨,并因其果实硕大、皮薄肉厚、口感细腻、汁多甘甜而闻名遐迩。历经世代农人的精心选育和改良,逐渐形成了如今的文登砂梨这一特色品种。在漫长的岁月里,文登砂梨不仅成为了当地农民的重要经济来源,更融入了文登地区的民俗文化和日常生活之中。每当秋风送爽、金黄满树之际,人们会欢聚一堂,举行盛大的采梨节庆活动,通过采摘、品尝、交流和分享,将这份自然恩赐的甜蜜传递给每一个人,同时也寄托着人们对丰收的美好期盼和对生活的深深热爱。21世纪以来,随着农业科技的进步和地理标志产品的保护政策实施,文登砂梨产业得到了前所未有的发展。从传统的家庭式种植走向现代化、规模化经营,不仅提升了产量和品质,还进一步推动了品牌建设和市场推广。文登砂梨成功申报为国家农产品地理标志产品,其影响力逐步扩大到全国乃至国际市场,成为展现山东农业文明和地方特色的...
    查看详情 >>
    多果发布
    发布于 2024-11-25
    浏览 1
  • 王过酥梨:讲述农品牌自己的故事

    王过酥梨:讲述农品牌自己的故事

    王过酥梨最早起源于东汉年代。关于王过酥梨还有一段美丽的传说。相传当年刘秀战王莽时曾歇于王过护钟柏下,浓荫做风,顿觉身轻气爽,呼曰:“王之天伞矣!”靠柏而息,朦胧间一老者叩拜“老身柏仙,吾王圣明,此乃宝地,万无忽视,振兴汉宝,木上取利,娘娘有助,百姓出力。”说完化为轻烟而去,刘秀急追。猛醒,原来是南柯一梦,知是柏仙点化,便到娘娘庙前进香,求的一答“振兴汉宝,木上取利,繁衍成气”,此刻,贡桌上一个酥梨自动滚出贡盘落到刘秀身边。刘秀悟道“木上取利为梨,既于社稷有关,不可忽视”,于是立召村民,予以警示,先敬古柏,继而亲手栽树。王过酥梨园还有一块角地,相传是刘秀栽梨处。1973年,当地从安徽砀山引进酥梨,首先在运城市泓芝驿镇王过村一带栽培,配以河北省鸭梨、雪花梨为受粉树种,培育出了王过酥梨。1980年起,王过村党支部、村委会就带领群众响亮地吹起了“大栽梨树,大唱梨戏,大发梨财”的号角,使梨树面积由原来600余亩发展到3500亩,占总耕地面积80%,挂果率达到70%,酥梨生产纳入规模化生产的轨道。1992年,王过酥梨在中国第一届农业博览会果品鉴评中,以99分的成绩名列全国酥梨品种第二名。19...
    查看详情 >>
    多果发布
    发布于 2024-11-09
    浏览 1
  • 圈子粉丝

    更多+
    还没有粉丝哦~

    资讯头条

    更多 +
  • 1

    全国特质农品名录

    为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做好“特”字文章,打造高品质、有口碑的农业“金字招牌”的要求和国家质量兴农、绿色兴农和品牌强农战略部署,加快培育特色农业品牌,科学引导消费,及时指导生产,促进产销对接,更好地满足公众对特色优质农产品的个性化需求,农业农村部农产品质量安全中心于2020年10月开始开展全国特质农品登录工作,并制定了《特质农品登录技术规范(试行)》。所谓“特质农品”,是指产自特定产地环境条件,具有稳定且可感知、可识别、可量化的独特品质特征,具有一定生产规模,有稳定的供应量和消费群体,并经国家农安中心登录的农产品,其中农产品包括种植业和养殖业产品及其初加工产品。特质农品登录坚持“自愿申请、技术评价、信息公开、动态管理”和公益服务原则。根据《特质农品登录技术规范(试行)》规定程序,经县级农产品质量安全(优质农产品)工作机构推荐,地市级、省级农产品质量安全(优质农产品)工作机构审核,农业农村部农产品质量安全中心组织专家技术评审确认,并在中国农产品质量安全网公示,符合特质农品登录技术规范要求的相关农产品,则正式登录为特质农品,并纳入全国特质农品名录。农业农村部农产品质量安全中心后续进...
  • 2

    中国农耕农品记忆索引名录

    为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赓续农耕文明,开发农业多种功能、挖掘乡村多元价值的重要指示精神,推进乡村特色产业发展,充分展示独具农耕文化的乡村风貌、乡土特产和农耕资源,满足公众农耕农品传承与感悟体验需要,中国绿色食品发展中心开展农耕农品记忆索引名录征集工作。征集的农耕农品记忆索引名录,包括涵盖具有农耕文化记忆(印记)传承属性并源于种植养殖生产消费过程、彰显农业多种功能乡村多元价值、满足乡愁感知感悟感念,且具有独特生产、加工、贮藏、保鲜、消费、技艺与品质特性、风格特色的农产品及相关产品。农耕农品记忆索引名录征集,以覆盖区域范围内的农业生产经营主体、行业协会、技术机构等为主体(统称“申请单位”)。申请单位应当具有产地覆盖、全程质控、生产指导、消费引导、产销对接和农耕传承的能力。农耕农品记忆索引名录征集坚持“自愿申请、自行举证、自我承诺”原则。农耕农品记忆索引名录征集,按照主体申请、县级农业农村部门(或相关主管部门)审核,地市级和省级绿色食品(绿色优质农产品)工作机构审查,中国绿色食品发展中心组织专家审评后在中国绿色食品发展中心官网(国家绿色优质农产品公共信息平台)上公布,并以适当方式附送...
  • 3

    中国农产品品牌索引名录

    为深入贯彻关于“要把增加绿色优质农产品供给放在突出位置,狠抓农产品标准化生产、品牌创建、质量安全监管”“走质量兴农之路,要突出农业绿色化、优质化、特色化、品牌化”“加快培育优势特色农业,打造高品质、有口碑的农业‘金字招牌’”的重要指示精神,落细落小农业农村部有关两个“三品一标”工作的决策部署,探索构建常态化的农产品品牌年度储存记忆与公众查询索引名录,以实际行动促进品牌农产品产销对接与公共服务,推动绿色优质农产品实现既产得出、产得优,又卖的出、卖得好,中国绿色食品发展中心拟探索开展中国农产品品牌索引名录征集工作。农产品品牌索引名录征集,突出公益性服务,征集过程中国家中心不收取任何费用。凡纳入《中国农产品品牌索引名录》的农产品品牌,实行动态管理,由县级以上地方绿色食品(绿色优质农产品)工作机构加强跟踪评价和技术服务,帮助品牌拥有者完善管理制度规范,提升技术管理水平,发挥好品牌强农带动效应。凡不再符合索引名录征集条件和要求的,依规退出名录。中国农产品品牌索引名录征集,是一项通过培育知名品牌,服务乡村振兴,促进绿色优质农产品产销对接的新工作。经符合申请条件的农产品品牌合法拥有者“自愿申报...
  • 4

    国家农民合作社示范社

  • 5

    农业品牌精品培育计划(2022-2025年)

  • 6

    全国名特优新农产品名录

  • 7

    中国特色农产品优势区名单

  • 8

    概述:中欧地理标志保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