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Hi,晚上好,欢迎来到多果印象!
中国(示意图)
全国站
新农社区 / 圈子 / 陕西特产圈
陕西特产圈

陕西特产圈

特产馆【陕西馆】
142
话题 165
陕西,简称“陕”或“秦”,省会古都西安。自然区划上因秦岭-淮河一线而横跨北方与南方。陕西是中国经纬度基准点大地原点和北京时间中国科学院国家授时中心所在地。陕西历史悠久,是中华文明的重要发祥地之一,上古时为绝大部分在荆州、梁州、一小部分在雍州,是炎帝故里及黄帝的葬地。西周初年,周成王以陕原为界,原西由召公管辖,后人遂称陕原以西为“陕西”。
  • 三原:渭北平原,古建筑众多,农业发达,文化深厚

    三原:渭北平原,古建筑众多,农业发达,文化深厚

    三原县,位于中国西北部陕西省咸阳市东北部,地处关中平原腹地,是连接华北、西北地区的重要节点。它北接耀州区,南临泾阳县,西连礼泉县,东靠富平县,总面积约758平方公里。作为古代丝绸之路的重要驿站之一,三原自古以来就是中原文化与西域文化交流的重要枢纽。境内交通便利,国道、省道等多条公路穿境而过;清峪河及其支流构成了三原独特的水系网络,为城市的生态平衡提供了重要保障。三原属于典型的温带大陆性半湿润气候区,四季分明,昼夜温差较大,降水量相对丰富且分布较为均匀。这里的气候温和,年平均气温适中。春季风沙较少,夏季凉爽宜人,秋季凉爽干燥,冬季寒冷但雪量不多。丰富的日照时间和适宜的气候条件为这片土地提供了良好的生态环境,也促进了当地农业的发展。嵯峨山国家森林公园展现了广袤的森林景观和丰富的动植物资源,是三原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要成果之一。三原县的农业生产主要集中在渭北平原地带,得益于清峪河及其支流的灌溉,使得当地能够在干旱环境中发展高效的农业。主要农作物包括小麦、玉米、油菜籽等,其中最为著名的是陵前镇的大葱。三原大葱以其杆粗叶长、辛辣味浓而闻名全国,种植历史可追溯至汉代。此外,三原还是中国重要的花椒...
    查看详情 >>
    多果发布
    发布于 01-21 22:14
    浏览 5
  • 兴平:关中腹地,马嵬驿遗址,农业发达,历史文化悠久

    兴平:关中腹地,马嵬驿遗址,农业发达,历史文化悠久

    兴平市,位于中国西北部陕西省咸阳市西部,地处渭河平原腹地,是连接华北、西北地区的重要节点。它北接礼泉县,南临武功县,西连兴平市杨陵区(杨凌农业高新技术产业示范区),东靠咸阳市秦都区,总面积约496平方公里。作为古丝绸之路的重要驿站之一,兴平自古以来就是中原文化与西域文化交流的重要枢纽。境内交通便利,国道、省道等多条公路穿境而过;渭河及其支流构成了兴平独特的水系网络,为城市的生态平衡提供了重要保障。兴平属于典型的温带大陆性半湿润气候区,四季分明,昼夜温差较大,降水量相对丰富且分布较为均匀。由于受秦岭山脉的影响,这里的气候较为温和,年平均气温适中。春季风沙较少,夏季凉爽宜人,秋季凉爽干燥,冬季寒冷但雪量不多。丰富的日照时间和适宜的气候条件为这片土地提供了良好的生态环境,也促进了当地农业的发展。马嵬驿景区展现了广袤的农田景观和深厚的文化底蕴,是兴平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要成果之一。兴平市的农业生产主要集中在渭河平原地带,得益于渭河及其支流的灌溉,使得当地能够在干旱环境中发展高效的农业。主要农作物包括小麦、玉米、油菜籽等,其中最为著名的是桑镇的小麦。兴平小麦以其颗粒饱满、色泽金黄、口感香甜而闻...
    查看详情 >>
    多果发布
    发布于 01-21 21:36
    浏览 5
  • 关中腹地,富庶平安——富平县的自然风光与文化底蕴

    关中腹地,富庶平安——富平县的自然风光与文化底蕴

    富平县位于中国陕西省中部,隶属于渭南市。它东邻蒲城县和白水县,南接西安市阎良区和临潼区,西靠铜川市耀州区,北连咸阳市三原县。富平县地理位置优越,交通便利,是连接西安与渭南的重要节点之一。富平县城距离西安市区约70公里,拥有便捷的公路网络,并且靠近京昆高速公路、包茂高速公路和咸铜铁路,为当地经济发展提供了良好的交通条件。富平属于暖温带大陆性季风气候,四季分明,昼夜温差较大。夏季(6月至8月)高温多雨,平均气温在25-30℃之间;冬季(12月至2月)寒冷干燥,平均气温约为-2至2℃。年降水量大约在500毫米至600毫米之间,主要集中在春夏季节(4月至9月),有利于农作物生长。此外,富平县还拥有丰富的水资源,石川河及其支流贯穿全境,为农业灌溉和生态修复提供了宝贵的水源。富平的农业以小麦、玉米、苹果为主,同时也发展了多种特色农业项目。例如,该地区种植了大量的柿子、花椒、中药材等经济作物,这些作物不仅品质优良,而且在市场上享有很高的声誉。近年来,随着农业科技的进步,高效农业、生态农业成为发展的新趋势。政府鼓励农民采用现代化的种植技术和管理模式,提高农产品的质量和产量。此外,富平县还大力发展...
    查看详情 >>
    多果发布
    发布于 02-07 10:35
    浏览 4
  • 宝鸡:渭河之畔,青铜器之乡,工业与农业并重发展

    宝鸡:渭河之畔,青铜器之乡,工业与农业并重发展

    宝鸡,位于中国陕西省西部,渭河平原西端,地处关中盆地与陕南山区的过渡地带。它东邻咸阳、西安,西接甘肃天水,南依秦岭山脉,北靠陇山(即六盘山),总面积约1.82万平方公里。作为连接西北和西南的重要交通枢纽,宝鸡自古以来就是兵家必争之地,也是丝绸之路的重要节点之一。宝鸡属于暖温带大陆性季风气候区,四季分明,年平均气温适中,降水量较为充沛,集中在夏季。由于地形复杂多样,从南部的秦岭高山到北部的黄土高原丘陵沟壑区,不同区域的气候存在一定的差异。南部山区降水较多,气候湿润;而北部则相对干燥,昼夜温差较大。丰富的水资源和适宜的气候条件为农业发展提供了良好的基础。宝鸡的农业生产主要集中在渭河两岸的平原地区,这里是陕西重要的粮仓之一。主要农作物包括小麦、玉米、油菜等,其中眉县猕猴桃、凤翔苹果等特色水果闻名遐迩,不仅口感极佳,而且富含营养。此外,宝鸡还是中国最大的蜂蜜生产基地之一,这里生产的槐花蜜、洋槐蜜等品质优良,远销国内外市场。近年来,随着农业科技的进步和生态保护意识的增强,生态旅游、有机农业等形式逐渐兴起,促进了农业多元化发展。宝鸡以其丰富多样的特产资源吸引着无数游客的目光。除了上述提到的猕...
    查看详情 >>
    多果发布
    发布于 01-21 16:24
    浏览 4
  • 陇州核桃:讲述农品牌自己的故事

    陇州核桃:讲述农品牌自己的故事

    核桃是陇县传统优势林特产之一,在中国核桃的10大产区中,陇县地处陕西渭北、秦巴山地、甘肃天水和甘肃陇南等4大产区的中间地带,属于核桃的优生核心区。据《陇州新续志》记载,清宣统二年(1910年)已开始人工(种)植核桃,到20世纪60-70年代直播青皮核桃,曾被列为全国外贸出口免检产品。陇县是中国最早开展核桃区域试验的三个县之一,从20世纪80年代开始,陇县通过对比试验,先后筛选出优良品种做接穗,建立采穗圃,以本地实生核桃苗为砧木,进行繁育良种。对大树采用高接换头或芽接技术进行品种改良驯化,提高核桃品质。2002年,陇县连片栽植陇州核桃。经过发展,核桃产业已初具规模,是陕西省12个核桃经济林基地重点县之一、国家核桃标准化生产示范区、省级核桃良种基地县,陇州核桃“香玲”品种在首届中国核桃节上获金奖。2013年,陇县在核桃良种繁育基地、优质核桃生产基地、优质核桃集散基地、优质核桃加工基地四大基地建设上下功夫,全面推行区域布局规模化,栽培管理园艺化,生产加工标准化,品牌经营市场化,配套服务社会化,全县核桃面积已突破48万亩(优质核桃14万亩),建设千亩示范园15个,500亩村28个,建设优...
    查看详情 >>
    多果发布
    发布于 01-13 16:40
    浏览 4
  • 特色农产品【南郑红庙山药】

    特色农产品【南郑红庙山药】

    南郑红庙山药是陕西省汉中市南郑区特产,条形笔直,肉质疏松,雪白光滑,去皮之后久不变色,蒸煮易熟,香气四溢,入口软面,略带甜味。南郑区位于陕西省西南部,地处汉中盆地与巴山山区过渡地带,地势南高北低,属亚热带湿润季风气候,是一个山明水秀的好地方。南郑红庙山药生产区域位于米仓山北麓浅山丘陵区,森林覆盖率94.12%,平均海拔720米,平均气温12℃,年均降水量800—1200毫米,年均日照时数1400小时,昼夜温差大,利于南郑红庙山药有机物质的形成和积累。沙壤土层深厚疏松,具有良好的通透性,有利于肉质软嫩、条形笔直山药块茎的形成。由于植被覆盖率高,常年的枯枝落叶腐熟,土壤有机质含量较高,富含锌、硒、铜等微量矿质元素,pH值在5.6—6.5之间,偏酸性,利于形成营养成分丰富的山药地下块茎。近年来,随着人民群众健康意识的增强,随着乡村振兴步伐的加快,红庙山药更是被用来做成山药汁、山药粉、山药果脯、山药酸奶、山药米糕、山药面包、山药饼干,不仅在国内热销,丰富了千家万户的餐桌,而且漂洋过海,飞到了欧美和澳新日韩等国,让更多的人都品尝到了南郑红庙山药的美味,都品味到了南郑红庙山药的美妙。随着乡村...
    查看详情 >>
    多果发布
    发布于 2023-10-13
    浏览 4
  • 宜君:陕北高原,梯田景观,苹果产业,生态旅游发展

    宜君:陕北高原,梯田景观,苹果产业,生态旅游发展

    宜君县,位于中国西北部陕西省铜川市北部,地处渭北高原与黄土高原南缘之间,是连接华北、西北地区的重要节点。它北接甘肃省平凉市崆峒区,南临铜川市耀州区,西连咸阳市长武县,东靠渭南市白水县,总面积约1,493平方公里。作为古丝绸之路的重要驿站之一,宜君自古以来就是中原文化与西域文化交流的重要枢纽。境内交通便利,国道、省道等多条公路穿境而过;崾岘河及其支流构成了宜君独特的水系网络,为城市的生态平衡提供了重要保障。宜君属于典型的温带大陆性半湿润气候区,四季分明,昼夜温差较大,降水量相对丰富且分布较为均匀。由于受黄土高原的影响,这里的气候较为温和,年平均气温适中。春季风沙较少,夏季凉爽宜人,秋季凉爽干燥,冬季寒冷但雪量不多。丰富的日照时间和适宜的气候条件为这片土地提供了良好的生态环境,也促进了当地农业的发展。玉华宫国家森林公园展现了广袤的森林景观和丰富的动植物资源,是宜君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要成果之一。宜君县的农业生产主要集中在渭北平原地带和黄土高原丘陵山区,得益于崾岘河及其支流的灌溉,使得当地能够在干旱环境中发展高效的农业。主要农作物包括小麦、玉米、油菜籽等,其中最为著名的是哭泉镇的小米。宜君...
    查看详情 >>
    多果发布
    发布于 01-21 21:32
    浏览 3
  • 彬州:关中平原,豳风故里,煤炭资源,农业与工业结合

    彬州:关中平原,豳风故里,煤炭资源,农业与工业结合

    彬州市,位于中国西北部陕西省咸阳市北部,地处渭北高原与黄土高原南缘之间,是连接华北、西北地区的重要节点。它北接铜川市耀州区,南临咸阳市长武县,西连甘肃省平凉市灵台县,东靠旬邑县,总面积约1,682平方公里。作为古丝绸之路的重要驿站之一,彬州自古以来就是中原文化与西域文化交流的重要枢纽。境内交通便利,国道、省道等多条公路穿境而过;泾河及其支流构成了彬州独特的水系网络,为城市的生态平衡提供了重要保障。彬州属于典型的温带大陆性半湿润气候区,四季分明,昼夜温差较大,降水量相对丰富且分布较为均匀。由于受黄土高原的影响,这里的气候较为温和,年平均气温适中。春季风沙较少,夏季凉爽宜人,秋季凉爽干燥,冬季寒冷但雪量不多。丰富的日照时间和适宜的气候条件为这片土地提供了良好的生态环境,也促进了当地农业的发展。大佛寺国家森林公园展现了广袤的森林景观和丰富的动植物资源,是彬州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要成果之一。彬州市的农业生产主要集中在渭北平原地带和黄土高原丘陵山区,得益于泾河及其支流的灌溉,使得当地能够在干旱环境中发展高效的农业。主要农作物包括小麦、玉米、油菜籽等,其中最为著名的是永乐镇的苹果。彬州苹果以其果...
    查看详情 >>
    多果发布
    发布于 01-21 21:30
    浏览 3
  • 淳化:关中北部,黄土高原,农业为主,生态逐步改善

    淳化:关中北部,黄土高原,农业为主,生态逐步改善

    淳化县,位于中国西北部陕西省咸阳市北部,地处渭北高原与黄土高原南缘之间,是连接华北、西北地区的重要节点。它北接铜川市耀州区,南临咸阳市礼泉县,西连乾县,东靠三原县,总面积约1,883平方公里。作为古丝绸之路的重要驿站之一,淳化自古以来就是中原文化与西域文化交流的重要枢纽。境内交通便利,国道、省道等多条公路穿境而过;铁路方面有梅七铁路支线经过;此外,泾河及其支流构成了淳化县独特的水系网络,为城市的生态平衡提供了重要保障。淳化县属于典型的温带大陆性半湿润气候区,四季分明,昼夜温差较大,降水量相对丰富且分布较为均匀。由于受黄土高原的影响,这里的气候较为温和,年平均气温适中。春季风沙较少,夏季凉爽宜人,秋季凉爽干燥,冬季寒冷但雪量不多。丰富的日照时间和适宜的气候条件为这片土地提供了良好的生态环境,也促进了当地农业的发展。甘泉山森林公园展现了广袤的森林景观和丰富的动植物资源,是淳化县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要成果之一。淳化县的农业生产主要集中在渭北平原地带和黄土高原丘陵山区,得益于泾河及其支流的灌溉,使得当地能够在干旱环境中发展高效的农业。主要农作物包括小麦、玉米、油菜籽等,其中最为著名的是车坞镇...
    查看详情 >>
    多果发布
    发布于 01-21 21:26
    浏览 3
  • 资讯头条

    更多 +
  • 1

    全国特质农品名录

    为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做好“特”字文章,打造高品质、有口碑的农业“金字招牌”的要求和国家质量兴农、绿色兴农和品牌强农战略部署,加快培育特色农业品牌,科学引导消费,及时指导生产,促进产销对接,更好地满足公众对特色优质农产品的个性化需求,农业农村部农产品质量安全中心于2020年10月开始开展全国特质农品登录工作,并制定了《特质农品登录技术规范(试行)》。所谓“特质农品”,是指产自特定产地环境条件,具有稳定且可感知、可识别、可量化的独特品质特征,具有一定生产规模,有稳定的供应量和消费群体,并经国家农安中心登录的农产品,其中农产品包括种植业和养殖业产品及其初加工产品。特质农品登录坚持“自愿申请、技术评价、信息公开、动态管理”和公益服务原则。根据《特质农品登录技术规范(试行)》规定程序,经县级农产品质量安全(优质农产品)工作机构推荐,地市级、省级农产品质量安全(优质农产品)工作机构审核,农业农村部农产品质量安全中心组织专家技术评审确认,并在中国农产品质量安全网公示,符合特质农品登录技术规范要求的相关农产品,则正式登录为特质农品,并纳入全国特质农品名录。农业农村部农产品质量安全中心后续进...
  • 2

    中国农耕农品记忆索引名录

    为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赓续农耕文明,开发农业多种功能、挖掘乡村多元价值的重要指示精神,推进乡村特色产业发展,充分展示独具农耕文化的乡村风貌、乡土特产和农耕资源,满足公众农耕农品传承与感悟体验需要,中国绿色食品发展中心开展农耕农品记忆索引名录征集工作。征集的农耕农品记忆索引名录,包括涵盖具有农耕文化记忆(印记)传承属性并源于种植养殖生产消费过程、彰显农业多种功能乡村多元价值、满足乡愁感知感悟感念,且具有独特生产、加工、贮藏、保鲜、消费、技艺与品质特性、风格特色的农产品及相关产品。农耕农品记忆索引名录征集,以覆盖区域范围内的农业生产经营主体、行业协会、技术机构等为主体(统称“申请单位”)。申请单位应当具有产地覆盖、全程质控、生产指导、消费引导、产销对接和农耕传承的能力。农耕农品记忆索引名录征集坚持“自愿申请、自行举证、自我承诺”原则。农耕农品记忆索引名录征集,按照主体申请、县级农业农村部门(或相关主管部门)审核,地市级和省级绿色食品(绿色优质农产品)工作机构审查,中国绿色食品发展中心组织专家审评后在中国绿色食品发展中心官网(国家绿色优质农产品公共信息平台)上公布,并以适当方式附送...
  • 3

    中国农产品品牌索引名录

    为深入贯彻关于“要把增加绿色优质农产品供给放在突出位置,狠抓农产品标准化生产、品牌创建、质量安全监管”“走质量兴农之路,要突出农业绿色化、优质化、特色化、品牌化”“加快培育优势特色农业,打造高品质、有口碑的农业‘金字招牌’”的重要指示精神,落细落小农业农村部有关两个“三品一标”工作的决策部署,探索构建常态化的农产品品牌年度储存记忆与公众查询索引名录,以实际行动促进品牌农产品产销对接与公共服务,推动绿色优质农产品实现既产得出、产得优,又卖的出、卖得好,中国绿色食品发展中心拟探索开展中国农产品品牌索引名录征集工作。农产品品牌索引名录征集,突出公益性服务,征集过程中国家中心不收取任何费用。凡纳入《中国农产品品牌索引名录》的农产品品牌,实行动态管理,由县级以上地方绿色食品(绿色优质农产品)工作机构加强跟踪评价和技术服务,帮助品牌拥有者完善管理制度规范,提升技术管理水平,发挥好品牌强农带动效应。凡不再符合索引名录征集条件和要求的,依规退出名录。中国农产品品牌索引名录征集,是一项通过培育知名品牌,服务乡村振兴,促进绿色优质农产品产销对接的新工作。经符合申请条件的农产品品牌合法拥有者“自愿申报...
  • 4

    国家农民合作社示范社

  • 5

    农业品牌精品培育计划(2022-2025年)

  • 6

    全国名特优新农产品名录

  • 7

    中国特色农产品优势区名单

  • 8

    概述:中欧地理标志保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