葡萄特产圈

葡萄特产圈

特产馆:葡萄馆
591
话题 142
葡萄,属于葡萄科葡萄属藤本植物,是世界上最古老且广泛种植的果树之一,其起源地被认为是亚洲西部,现已成为全球各地重要的经济作物和食品资源。葡萄品种众多,据不完全统计超过8000种,其中在中国就有数百种不同的栽培品种。葡萄果实形态各异,大小、颜色和口感千变万化,包括但不限于紫色、绿色、红色、黑色等外观,果皮光滑或有绒毛,有的还具有特殊的果香味,如草莓香、茉莉香等。果实既可以鲜食,也可用于酿造葡萄酒、制作葡萄干或其他加工产品。葡萄不仅美味可口,还富含多种维生素、矿物质、膳食纤维以及抗氧化物质,如白藜芦醇,对人体健康有着诸多益处,如改善心血管健康、促进消化、增强免疫力等。
  • 大泽山葡萄:讲述农品牌自己的故事

    大泽山葡萄:讲述农品牌自己的故事

    大泽山葡萄栽培历史悠久,距今已有2100多年。据史料记载,张骞出使西域前,这里就有葡萄栽培。据史料记载:唐朝贞观十九年(646年)秋,唐太宗李世民东征高丽途经青龙山(大泽山原名)时,当地乡民献(龙眼)葡萄让其尝鲜,唐太宗觉得自己身为皇帝是真龙天子,食“龙眼”犯大忌,于是就将“龙眼”葡萄改名“狮子眼”,距今1000多年。清康熙五年(1666年)《平度州志》已把葡萄列为当地物产之一。道光二十九年(1849年)的《续平度州志》中,有“果品有蒲桃”(即葡萄)的简短记载。光绪三十四年(1908年),《平度乡土志》记载“葡萄出东山(大泽山),为天然产,大宗,每年往返二千余担”。到20世纪30年代,大泽山葡萄在果品中已占有一定比例。民国二十五年(1936年)的《续平度县志》载:“果品之属,蒲桃(葡萄)最多,岁运出境,穷氓赖此度生。余如道光志所载,只供本地之用。”1995年被国家农业部命名为首家“中国葡萄之乡”。2005年认定为绿色A级产品。2008年获得“地域证明商标”、“地理标志保护产品”和山东省名牌农产品。2009年获得山东省著名商标。2010年,中国农产品区域公用品牌价值评估,“大泽山葡...
    查看详情 >>
    多果发布
    发布于 2024-10-09
    浏览 17
  • 乌海葡萄:讲述农品牌自己的故事

    乌海葡萄:讲述农品牌自己的故事

    乌海市种植葡萄始于二十世纪六十年代,主要引进了无核白、龙眼、元白等若干品种进行试验,引种成功后陆续建立了一批生产园并在庭院中同步发展。市政府已将葡萄种植业列入了乌海市“十五”国民经济计划,制定了无公害葡萄生产基地建设的长远发展规划,出台了多种优惠政策,鼓励农民种植葡萄。2008年以来,乌海市葡萄生产的步伐也大大加快,种植面积由最初的13.3公顷发展到2000公顷,主栽品种发展到无核白、森田尼、巨峰、马奶、龙眼等10多个品种,种植葡萄的同时给果农带来了经济效益,提高了他们的生产积极性,葡萄生产基地初具规模。庭院葡萄万余株,引入优良品种100多个,已成为内蒙古自治区最大的葡萄生产基地。2017年,乌海市涉及葡萄种植、加工、贮藏、流通的企业共有30多家,整条葡萄产业链年产值达3亿元,建成以葡萄为主的农业休闲观光园30多处,葡萄年产量超万吨。2018年,乌海葡萄”品牌价值达10.44亿元,乌海市葡萄种植面积3.2万亩,葡萄品种100多个,葡萄年产量超万吨,该市葡萄种植加工贮藏流通企业近40家,保鲜流通企业达到10家以上,保鲜库能力12万立方米,整条葡萄产业链年产值达3亿元,吸纳劳动力就业...
    查看详情 >>
    多果发布
    发布于 2024-09-14
    浏览 15
  • 圈子粉丝

    更多+
    还没有粉丝哦~

    资讯头条

    更多 +
  • 1

    全国特质农品名录

    为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做好“特”字文章,打造高品质、有口碑的农业“金字招牌”的要求和国家质量兴农、绿色兴农和品牌强农战略部署,加快培育特色农业品牌,科学引导消费,及时指导生产,促进产销对接,更好地满足公众对特色优质农产品的个性化需求,农业农村部农产品质量安全中心于2020年10月开始开展全国特质农品登录工作,并制定了《特质农品登录技术规范(试行)》。所谓“特质农品”,是指产自特定产地环境条件,具有稳定且可感知、可识别、可量化的独特品质特征,具有一定生产规模,有稳定的供应量和消费群体,并经国家农安中心登录的农产品,其中农产品包括种植业和养殖业产品及其初加工产品。特质农品登录坚持“自愿申请、技术评价、信息公开、动态管理”和公益服务原则。根据《特质农品登录技术规范(试行)》规定程序,经县级农产品质量安全(优质农产品)工作机构推荐,地市级、省级农产品质量安全(优质农产品)工作机构审核,农业农村部农产品质量安全中心组织专家技术评审确认,并在中国农产品质量安全网公示,符合特质农品登录技术规范要求的相关农产品,则正式登录为特质农品,并纳入全国特质农品名录。农业农村部农产品质量安全中心后续进...
  • 2

    中国农耕农品记忆索引名录

    为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赓续农耕文明,开发农业多种功能、挖掘乡村多元价值的重要指示精神,推进乡村特色产业发展,充分展示独具农耕文化的乡村风貌、乡土特产和农耕资源,满足公众农耕农品传承与感悟体验需要,中国绿色食品发展中心开展农耕农品记忆索引名录征集工作。征集的农耕农品记忆索引名录,包括涵盖具有农耕文化记忆(印记)传承属性并源于种植养殖生产消费过程、彰显农业多种功能乡村多元价值、满足乡愁感知感悟感念,且具有独特生产、加工、贮藏、保鲜、消费、技艺与品质特性、风格特色的农产品及相关产品。农耕农品记忆索引名录征集,以覆盖区域范围内的农业生产经营主体、行业协会、技术机构等为主体(统称“申请单位”)。申请单位应当具有产地覆盖、全程质控、生产指导、消费引导、产销对接和农耕传承的能力。农耕农品记忆索引名录征集坚持“自愿申请、自行举证、自我承诺”原则。农耕农品记忆索引名录征集,按照主体申请、县级农业农村部门(或相关主管部门)审核,地市级和省级绿色食品(绿色优质农产品)工作机构审查,中国绿色食品发展中心组织专家审评后在中国绿色食品发展中心官网(国家绿色优质农产品公共信息平台)上公布,并以适当方式附送...
  • 3

    中国农产品品牌索引名录

    为深入贯彻关于“要把增加绿色优质农产品供给放在突出位置,狠抓农产品标准化生产、品牌创建、质量安全监管”“走质量兴农之路,要突出农业绿色化、优质化、特色化、品牌化”“加快培育优势特色农业,打造高品质、有口碑的农业‘金字招牌’”的重要指示精神,落细落小农业农村部有关两个“三品一标”工作的决策部署,探索构建常态化的农产品品牌年度储存记忆与公众查询索引名录,以实际行动促进品牌农产品产销对接与公共服务,推动绿色优质农产品实现既产得出、产得优,又卖的出、卖得好,中国绿色食品发展中心拟探索开展中国农产品品牌索引名录征集工作。农产品品牌索引名录征集,突出公益性服务,征集过程中国家中心不收取任何费用。凡纳入《中国农产品品牌索引名录》的农产品品牌,实行动态管理,由县级以上地方绿色食品(绿色优质农产品)工作机构加强跟踪评价和技术服务,帮助品牌拥有者完善管理制度规范,提升技术管理水平,发挥好品牌强农带动效应。凡不再符合索引名录征集条件和要求的,依规退出名录。中国农产品品牌索引名录征集,是一项通过培育知名品牌,服务乡村振兴,促进绿色优质农产品产销对接的新工作。经符合申请条件的农产品品牌合法拥有者“自愿申报...
  • 4

    国家农民合作社示范社

  • 5

    农业品牌精品培育计划(2022-2025年)

  • 6

    全国名特优新农产品名录

  • 7

    中国特色农产品优势区名单

  • 8

    概述:中欧地理标志保护